与“泥”相遇 塑造精彩 班本课程

2024-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渭源017祁惠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陶泥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幼儿喜欢捏捏、搓搓、团团、拼拼,并乐在其中。玩泥,也是一项锻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和视觉、触觉的活动。小小的陶泥,蕴涵着孩子们无限的创意,他们大胆构思,发挥奇思妙想。于是,班本课程《与“泥”相遇  塑造精彩》诞生了。


      意识到幼儿的兴趣,我们对玩泥的价值以及大班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审议。追随幼儿的兴趣与问题,生成了课程网络图。

                     


          一、初探泥塑

PART  01  泥塑小调查

泥塑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泥塑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带着兴趣,孩子们对生活中的泥塑作品展开了调查。

原来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陶泥做的,我们家里的泥塑工艺品、玩具,很多罐子、碗、瓶子等等也都是泥塑制品,它的用处可真多!

            PART  02  体验陶泥特性

陶泥有灰陶、黄陶、红陶、高白,孩子们在调查泥塑制品后,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和陶泥做朋友”的谈话,向幼儿讲述了不同作品的制作材料,通过体验,大家相互交流着自己的发现。

小泥人的故事

        带着疑问,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泥人》的绘本故事,让我们在故事里找一找解决的好办法!

    《小泥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原来可以通过加水或者加土的方式,改变陶泥的软硬干湿,那我们再来试一试验证一下吧!

      通过验证,果然“小泥人”的办法是有用的,再次尝试中我们还发现还可以用小手多揉搓,用手掌心的温度温暖陶泥,这样也可以调节陶泥的软硬,让我们更好去制作泥塑作品。 


    PART  03  泥土工具

        好的泥塑作品离不开工具的正确使用,老师带孩子们认识了转盘、木槌、麻布、刮刀和修形刀、环形雕塑刀、陶拍、毛刷等一大批制陶工具,并教给孩子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方便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经验迁移。

教师反思:

      孩子们通过调查,欣赏了不同风格的泥塑作品。在初次玩泥的过程中,熟悉了泥的特点,感知了陶泥的延展性、粘性、可塑性等与彩泥差异很大。因此,孩子们一时不能很好地驾驭,在发现的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一过程中,幼儿不断巩固对泥的认识,借助工具,探索泥塑常用技法,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再探泥技

PART  01    擀泥

     

要点:用擀泥棍或圆棍等工具放在泥团上,双手握住工具的两头,然后来回滚动,将泥团擀成不同厚度的泥片。

PART  02  刻画压印

  要点:用牙签、竹签、泥刀等工具装饰刻画,也可用手指、梳子、纽扣等进行图案印压。

        PART    03      盘泥条

      孩子们结合初探泥塑时学会的“调整泥的软硬干湿”的方法,尝试自主设计盘泥条。

我们的问题 我们的方法

      通过探索,孩子们发现搓出来的泥条粗一点就不会断开了;用水不仅可以把断开的泥条粘在一起,还可以修补裂纹;制作过程中,用手轻轻地扶着泥条就不会歪了。

                          我们的成果

教师反思:

      《指南》中提出:“创设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参与游戏交流活动。”再探泥技的过程中,孩子提出问题的关键,去思考、去发现,自主进行探索。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经验的分享,引导和帮助幼儿整理、提升了泥塑制作的经验。


            三、与泥碰撞

PART  01    尝试借助材料

      解决了玩泥技巧中的问题,孩子们对陶泥制作更有信心了!有的小朋友提出:“教室里还有好多其他材料,它们和陶泥结合在一起会怎样呢?”听到这个提议,其他小朋友也纷纷附和道:“我也想来试一试”!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再次进行设计。

        有了前期的玩泥经验,在制作时孩子们得心应手,从备泥到成型再到晾晒,全方位感受陶艺的形式与特点,根据自己的设计来完成一件有特色的作品,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也让作品独一无二、充满童趣。

PART  02  泥塑机的使用

      随着对泥塑技法的熟悉和掌握,孩子们逐渐可以利用泥塑机制作圆形笔筒、碗、杯子等物品并进行上色。

PART  03    我们的劳动实践成果 
上传中,请稍候... 上传中,请稍候...
教师反思: 

        随着孩子们创作次数的增多,他们已经不满足平面造型的创作,因此我们根据目前孩子的需求,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材料,通过材料的整合,拓展孩子们的创作空间,丰富创作内容,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让创作成为孩子们表达情感的窗口。

        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泥塑创作,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意愿,体现陈鹤琴老先生提出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理念。玩泥是孩子的天性,通过与泥的相遇,他们用稚嫩的双手自由创作出一个个天真烂漫的泥塑世界。以泥为媒,幼儿不断探究和思考、体验和感受,同时也收获了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进而收获了通向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