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艺术之家

愿君相思莫相负—朱家角与牡丹亭

2017-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诗菁知语
愿君相思莫相负—朱家角与牡丹亭

      没来朱家角之前对它有许多的幻象,来之前阅览朋友圈他者的建构,勾起了我对这个上海近郊水乡的神往与探索的欲望。刚好复旦人类学研究中心与青浦档案馆有个合作,需要实地探访一次增加对它的感性认知,那还有什么还好犹豫的,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寻访探幽。从学校到朱家角需要先打的士到人民广场附近,然后乘坐直通朱家角的大巴,行程大约需要一两个小时左右。一路上有潘天舒老师做向导,我就可以安心的当它是一次旅行了。

愿君相思莫相负—朱家角与牡丹亭

    诚如有人预言:“你一定会喜欢那个地方的。”是的,我喜欢灵秀的雨墨江南,也喜欢水乡的旖旎柔动,在中国传统的易文化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朱家角被誉为上海最美的水乡古镇,与都市快节奏的生活相反,它能给忙碌的上海人一个首选的慢生活,朱家角和许多的江南古镇一样,小巧袖珍,玲珑曲折。河的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酒肆、茶坊,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一览无余,历史的遗迹在岁月的淘洗之下掩藏在砖瓦的皱褶和隙缝中,一不留神,你便有了一种错置时空之感,“谁是谁的过客,谁又是谁的缘?当那前世与今生兀然交错,谁解其中味?”《牡丹亭》中那尹尹呀呀的昆曲便是最好的阐释,华丽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飘逸的舞蹈,完美的舞台布景,可以说朱家角就是《牡丹亭》最好的背景,让整个戏曲表演都有了极好的意境。九条老街依水傍桥,旧式建筑鳞次栉比,粉墙灰瓦错落有致,千余民宅临河而建,老铺名店林立蜿蜒,浑然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

 

愿君相思莫相负—朱家角与牡丹亭

  中国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之一谭盾带来的《水乐堂》,无疑为朱家角涂上了更为炫目的色彩——《水乐堂》是由谭盾与日本矶崎新工作室共同设计,改建明清老宅而成的音乐建筑,演绎了音乐与建筑的新关系。在《水乐堂》里,音乐是可以看看得见的,建筑也是可以演奏的乐器。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水乡的文化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成就了新的环保生态理念。谭盾的水乐堂,还有张军的名曲牡丹亭,无不传递着经典艺术的魅力与感召力。让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古镇的时间感总是相似的,无论是我的出生地徽州,养育过木心的乌镇,还是如今陪伴谭盾的朱家角,都让那些曾经远行千山万水,久居世界各地的人们,重拾一种家的感觉,找回故乡的山水诗情。

 

愿君相思莫相负—朱家角与牡丹亭

  中华的传统似断非断又源远流长,当初昆曲的先驱贯云石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的思想与文学的影响,爱慕江南风物,憧憬恬静闲适的生活,后辞官不做,隐居江南,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他善作散曲。他所创的曲调,传给浙江澉浦杨氏,后称为“海盐腔”,流传至明代,为“昆曲”的先驱。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朱家角和《牡丹亭》是琴瑟合鸣、相得益彰。

愿君相思莫相负—朱家角与牡丹亭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感人至深。当离开了惯常的镜框式舞台,当你置身于和杜丽娘、柳梦梅共同呼吸的同一场景,体验一步一景、一颦一笑、梦境与现实的咫尺瞬间。梦中情,人鬼情,倒影在池水中的纸灯笼……临水听曲,水榭歌台栩栩如生,“在场”的身临其境,实现了一次亦真亦幻的梦幻之旅,也成就了谭盾对音乐空间的超越和守望,就如《牡丹亭》里的“爱欲与文明”是一种对传统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的对抗与反叛,也是杜丽娘对男权统治世界的一种抗争,对自由爱情和人性的向往和尊崇。

愿君相思莫相负—朱家角与牡丹亭

      “愿君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原是春闺梦里人……。”美的东西,人人都会喜欢,但美、自由和爱情,都需要有心人“千呼万唤始出来”,国学的美,昆曲的美,在朱家角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美,虽然朱家角也有尚都里这样的现代人文环境交相呼应,但朱家角的美更胜在它古典的情愫,这隐匿其中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慢生活”的愿景,当国人的自信力在被西方文化冲击的七零八落、四处逸散的时候,它似乎又慢慢凝聚起来,在“快中求慢“,让你忘记当下,忘记时间,放缓自己的生命进度,放下心头的千千结,许下生命的感动在这一隅水乡的波光潋滟里。

愿君相思莫相负—朱家角与牡丹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