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想法 | 知乎与故事会

2015-01-28  本文已影响1042人  八戒桑

昨天临睡前,在知乎日报上看到今日第一条是:离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点进去一瞧,深夜食堂讲故事系列。终于,我把这个APP给删了。

知乎

知乎自从取消了邀请制和实名之后,开始涌入了一大批“精英”和永远不会去思考、动手实践的网友。举个例子,除了离婚这个外,我还看到(或者收到推送)过:「考取第一批次录取本科(一本)院校难吗?」、「失眠的时候都在想什么?」等这类近乎莫名其妙的问答。

特别是关于「什么样的体验」、「如何评价xx」这些几乎没什么营养的问题,小到养猫养狗一个人逛街吃饭看电影,大到当CEO谈恋爱结婚离婚。总之,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什么都是一种体验。有些事情我们普通人确实没法做到,但是这类问题「等死是怎样一番体验?」、「长期早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Google Now Launcher 启动器的使用体验如何?」。。。题主你是忘了吃药了吗?

有这个功夫上来等人给你回答问题,自己割个脉(要沿血管割,而不是横着割)、用手机装一个启动器不就知道了。如果真的不会或不愿去做,就需要等人来回答,这是你的自由,我也没法拦你。但知乎官方把这些内容推送到出来,是以为所有的用户都没吃药吗?

另外,在这些(大部分)无意义的问题里,底下都会有位高深莫测的答主在一本正经的回忆着,「谢邀。。。」、「在手机上看到这个问题,于是到电脑前来怒答」,最后花了很长的时间把故事给讲完了,有的甚至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有的用很唯美很优雅的文笔铺垫了许久,最后结论不过三五句话。不过话说回来,原本三五句话能讲清楚的东西,非得扯上一个毫不相关的故事,有些甚至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这样的答主也是挺拼的。

讲故事、讲故事,整个知乎到处都是在说故事,就连自己能力不行考不上一本院校,都能把父辈的故事搬出来讲一讲,所以呢,你是多无聊多失败才来网上找存在感?我提问是来要获取知识的,如果我要看故事,有那么多能看的,谁稀罕你的故事。另外,「谢邀」,真是谢谢你不请自来的给我讲了一段又臭又长又浪费我时间的故事,贱人啊就是矫情。

最可耻的是,知乎官方还将这些毫无营养的东西乐此不疲地推送出来,建议知乎把《故事会》给收了,改名成《故事会》网络版好了,还能给自己增加名气。

后来随着这类问答的推送越来越多,我发现原来还是自己太年轻。现在的知乎似乎开始从一个“高质量问答社区”转变成网络版故事会了,不知道这个风气是被谁带出来,不过这似乎是群众们很喜闻乐见这一事情,一方面能尽显题主的无知,另一方面体现了答主的高逼格、高水准,网友们还能免费看一篇小短文、心灵鸡汤来打发时间,网站也能有大量的流量并且还能突出网站的专业性,简直皆大欢喜。

这类问题如果只出现在知乎网站上的话也没什么,毕竟网络问答社区,无可厚非。可知乎除了是一个网站外,他还有另一项产品——知乎日报。一个标榜着自己「以独有的方式为你提供最高质、最深度、最有收获的阅读体验」。但现在的推送的文章不是小清新就是鸡汤文,真正有用的资讯没几条,不仅是日报,现在的每周知乎精选,往邮箱中推送的文章也是越来越有《故事会》风范。除了感觉能打发时间外,深度呢?质量呢?有,就可怜的那几条,心疼那些真正认真且回答专业的网友们。

虽然现在知乎上不缺乏高质量高水平的问答,但知乎官方尽是选一些毫无质量可言的问答推送出来,这些问答堂还能而皇之的出现在日报和「每周精选」上,还美名其曰「网友推荐」,这恶心的作法不得不让人怀疑整个编辑团队的专业性和导向性,不过毕竟互联网公司,流量为王,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也不是知乎一家在做。

曾经一度以“高质量问答社区”为豪的网站,如今开始变成一群小白用户与装逼犯的聚集地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在知乎提问「如何优化的装逼」,答案列表里应该要有这么一条:在知乎上写回忆录,在写之前记得先写上「谢邀」。

最后,有朋友纠正我,现在的知乎不是《故事会》,而是《意林》。想想,也没什么不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