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痛苦和美,都很真实
我要庆幸平凡、平庸和无知。 ——题记
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几度窒息,无法读下去,不是因为露骨的场面描述,不是因为现实的血淋淋,而是笔者堕落的书写和那种绝望背后讽刺的凄凉。
一个正过渡青春期的年龄,一个本应朝气蓬勃的人生,一切被摧毁。谁能想到用“初恋乐园”这么童话的词汇描写的竟是一个少女被性侵的故事。
而笔者也在采访中提到:
“这是一个女孩子爱上了诱奸犯的故事,它里面是有一个‘爱’字的。”
“这绝对不是一本愤怒的书,一本控诉的书。”
书中开头就讲述了一个孩子如何从只讲真话变成只选择讲“需要”的话,从而成为一个大人。
在这个谈性依然色变的社会环境下,羞耻心又会让被侵犯的女生变得沉默,从而助长了事件恶化;更恐怖的是,即使家长知道,也会为了孩子的名誉将事件隐瞒过去。
所以这不仅仅是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施暴行为,而是社会性的暴力!
老师利用这个社会给予尊敬的称谓,实施性暴力,这是又一种现实的黑暗。书中两个小女生初识李,还在议论着“喜欢他”的话题。师者的身份很自然地赢得了家长,主要是孩子的信任。而讽刺的是第一次诱奸的开场白居然是:
“听说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
“都是你的错:你太美了!”
我真的不知道,原来美也是一种错。
出于对老师的无条件信任,残酷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孩子害怕的心理会问自己:
“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看书时我有时会很愤怒,为什么当时没有反抗?读不下去了!
冷静之后就会发现李在施暴上的老练,甚至在选择目标时他都做了充分的理性分析,尤其是对对象本身个性的剖析。他知道房的自尊心让她不会反抗,不会控诉,不会公开,甚至连精神上的双胞胎都不会告诉。
事实证明,房确实应征了他所有的定论。
我有时候也会充当“老师”的角色,当面对自己的学生时我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来自于“老师”这个称谓。老师不是任何人都能称得起的,而是有责任在身。“老师”是约束自我的一个指标,也许平时还是学生孩童般嬉笑玩闹的我一下子成为了要严格要求自己,授业解惑的人。
我觉得作为师者,这种自觉是自然而来的,所以为什么会出现完全违背“老师”道德的师者,我不懂!
我一直认为随着社会进步,男女平等的口号在逐渐成为事实,女性的弱势地位在不断弱化。然而一次次的现实不断冲击我的天真。
书中出现了很多女性,除了被诱奸的女学生之余,还有被家暴的女人,更令人可气的是她还极力配合着施暴者充当好男人的“表演”。每每遇到这种忍气吞声的时刻,我又得冷静了。
女性的地位是否真如社会宣传或者报道的那样得到了改善,女性是否真的受到尊重,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也许在某些方面它是有了改善,也许这只不过是换了个走向。
初恋乐园,这是包着“初恋”外皮的性暴力,是披着“爱情”光环的地狱。
美好的少女不乏追求者,她收到过情书,听过告白,但却不能接受正常的爱情。因为她已经有了一种无比畸形的“爱情”,这种爱情让她无力,让她羞耻。
“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离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
于是她拒绝了爱情的靠近。
书中用了太多次“快乐”一词,甚至在被施暴过程中的房也有“快乐”,让人看了太难受!她扭曲着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意识模糊,所以后来的房已经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甚至开始片段式失忆,也许是选择性失忆。
笔者说房是有爱的,甚至有性的,那么最终她爱上施暴者了吗?很明显,并没有!她从绝望中走向了疯狂,她解脱了!
有人说,对待丑恶唯一的救赎就是反击,击垮敌人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这也许是在说:为什么房思琪不反击?!
你能从书中多次看到房的内心独白,无处不在述说着她的厌恶,她没有反击吗?正如书本开头提到的,她早已经了解了这个社会,也形成了这种模式下的观念,也许忍耐,也许妥协,甚至改变自己的思想。
“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思想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东西!我是从前的我的赝品,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如果能反击,也许就不会有这本小说,更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因为书中的她早就知道她的反击是多么无力,正如现实中的她。
故事结局房疯了,然后人们责备的是谁?那个带房读书的少妇!
而真正的凶手呢?依然高高挂着牌子,用“老师”的称谓生活着,和一群房思琪们。
“万一那个人哪天老死了、寿终正寝了,我会轻视自己一辈子……我不是生来就会仇恨别人的人,可是我确实地想要物理地伤害他,但我做不到。”
想说说作者本人,看到那段被疯转的采访视频,里面的她文静,温顺,语气柔和,但在评价自己的文字以及写作目的时逻辑清晰,字字珠玑,从她的眼神中能感受到那份悲痛,以至于她停顿时颤抖式的痛苦。
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会以小说的形式将这种直白黑暗公开,最终却还是选择了那种方式离开。从小说中的文字和采访时的表达,能感受到她情感的敏感和细腻。
我总感觉:文学的人往往是敏感的,抑或是敏感的人更依赖于文字。
也许小说中的房选择用疯狂来忘却一切,而现实中的她做不到,于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那个女孩,留下美好,带走悲痛.jpg
不会有勇气再读一次,以上谨以此记录认识世界背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