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狗漫谈“加班”

2016-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随心日记

已经晚上10点多了,收了电脑,提起背包,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成就感离开了办公室,公司其他项目组的同事还在奋战着。走出办公大楼,摸了摸口袋,点了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走在软件园内的路上,发现很多办公室灯光依旧。心里嘀咕着 “原来自己又早退了呀”。

一个朋友讲起这个关于加班的段子。

对于某些行业,类似的情景应该是司空见惯了,问候语是“今天你要加班吗”。网上也出炉了“中国十大加班狗行业排行榜”。“加班”确实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每个人对于加班的看法都不一样。

弱弱地问一句,你是怎么看待“加班”的?

先来看几个例子。

例1:

“今天我的上司找我谈话了,想了解我是否有离职倾向。”

“为什么?”

“因为他说我最近晚上加班少了,觉得工作没有以前积极了,所以想,我是不是有其他什么想法。我晕哦。”

某天中午在食堂听到2位陌生伙伴的对话。

例2:

“小李,从统计数据看,最近团队的工作好像有点松呀,工作负荷只有105%,你看这个小组,工作负荷是148%。”

小李瞄了一下相关部门提交给高层的统计报表,是一百个无语,一千个无奈。内心想着后续怎么鼓励组员下班后多工作一会儿,要么就是用什么方式让这个数据好看点。

例3:

“近几年去新加坡打工没有以前好,赚钱比较少了。”一个初中同学出国打工回来,聊天的时候说到。

“为什么?”

“因为现在加班比较少了,没有加班就没有加班费了。如果每天都有加班就比较好了。”

例4:

小周花了一两万元参加软件培训,实训阶段每天晚上都在培训机构练习编程,完成老师布置的模拟项目,忙得不亦乐乎,非常有激情。但是,入职某家软件企业后的第二周,因为项目刚好进入开发的高峰期,需要加班赶进度,于是对晚上加班产生抱怨的情绪。

就换了个场所,换了个角色,从缴交学费到赚取工资,心态却发生了变化。

例5:

有一个朋友以前是做淘宝的,晚上都在上传宝贝图片,分析后台数据。现在做微商,晚上在朋友圈发照片、指导代理如何操作,但是,在他看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加班”这个说法。

什么叫“加班”?

先问一下“度娘”,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

加班,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外,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或法定休假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在劳动法中认为,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外继续工作就叫“加班”。当然,劳动法中还有很多补充说明。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些角度来补充描述:

加班,其实就是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外,去做自己没有计划做、不想做,而被动做的事。

顾名思义,“加班”是相对“上班”而言的,是属于“上班族”的。如果你自己创业,或者认为自己在创业,或许你就会淡忘“加班”的概念了。

作为自认为比较成熟的加班汪代表,下面就从多个维度来聊一聊“加班”这个话题。不一定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因为很多事物本来就有它的多面性,更多的是引发思考。

1. 狼性精神  VS   加班文化

“现在才7点多,怎么人都走光了?”

领导不知道从哪个会议室出来,问一个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也很无语,但是组员确实都下班走了,再多的解释都显得苍白。只是答复了一句:

“他们都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刚离开。”

其实该领导也不知道大家今天的目标是什么,反正看到大家太早回去了,没有加班表示不够积极。殊不知,大家是从下班6点延长到了7点才完成任务。难道非得说,先去吃饭,然后7点回来加班,加班到8点9点才是好样的?

“小李,从统计数据看,最近工作好像有点松呀,工作负荷只有105%,你看这个小组,工作负荷是148% 。”

确实有的企业存在以上类似的现象,只要加班就会受到表扬,不加班,或者加班力度不够,就被认为是不够努力,而不管加班的背后是低效的空耗还是高效地完成目标。

听说有些管理者会将是否加班作为考察员工敬业度和忠诚度的其中一个标准。可能是因为有的管理者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过程,也不清楚结果,也没有相关的方式来评估,只能用“努力”来衡量。要么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自己也有些无奈。

但是如果这样,久而久之,有的员工顺势而为,那么“被动加班”就会变成一种常态。当加班成为常态,甚至被吹嘘为一种企业文化的时候,这个企业将渐渐地失去活力,拖沓、低效、懒散的团队氛围就形成了。长此以往,负面情绪持续发酵,团队的人员结构便不再稳定,甚至可能陷入“招聘-试用-磨合-离职”的循环里。

大家都不喜欢加班文化,欣赏的是一种狼性精神。

无止境地去拼搏、探索;对待工作中的困难,毫不留情;在工作的逆境中,勇往直前。为了做到这样,有可能就需要对正常上班的时间进行延伸,也就是所谓的“加班”,但是有很不一样的内涵。

对于创业型的公司,很多公司是从零开始,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资源,也没有人脉,有的可能只是有好的思路和方向,但是谁知道是否也有潜在的竞争对手也和你一样暗自发力呢。在这种条件下,又想突出重围,抢滩登陆,拼的是速度。

资本市场是很残酷的,同样的想法,你速度快了,你获得资本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个是后面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背后的兄弟只能是全力以赴地拼一把!虽然团队成员很辛苦,但是,大家也将快速成长,收获相当宝贵的经验,也可能收获到一批影响一生的“战友”。当然,值不值,唯有自己衡量。

不仅创业型公司需要狼性精神,成熟的企业同样需要。如果有狼性精神,企业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在竞争的逆境中勇往直前,开拓新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狼性精神绝对不是加班文化,不是用加班的表象可以刻画的,而是一个企业努力向上、不断超越的气质和个性,它要融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再从内心自然地转化成行为。

2. 为了完成任务而加班  VS  不好意思先走而加班

有的员工下班后,即使已经完成任务了,不,不应该说完成任务,任务是做不完的,你可以继续干明天的活儿。应该说,完成了当天计划的任务,而且也筋疲力尽了,但还是不好意思离开办公室,需要观望一下,差不多磨30分钟或1个小时,才离开办公室。

毕竟下班时间一到,就穿过“人群”,穿过大家的目光,多少还是有点压力的。特别是被同事问道“这么快就走啦”“怎么不一起加班”,或者碰到不开明的领导,就尴尬了。

有的时候,是公司的环境使然。

一人加班,一堆人陪着。这个人有可能是主管。那些人看到主管没走,坐在那也不好意思走。不下班又没有在做事情,其实很没有意义。

其实,大家完成了任务,离开前看到上级还在加班,可以问一句,是否还有需要协助的。有的话,义不容辞,不能让老大这么累,老大都没有精力了,谁来带领大家,实现理想呢。

即使是自己的同伴要加班,也可以关心一下,如果需要协助,就发扬团队精神,一起并肩作战。如果没有,一下班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回家休息。让明天更有精力,工作更高效,保持良性循环。

往往很多情况,主管和组员、组员之间都没有捅破这层纸,没有敞开心扉,组员不知道主管对自己准时下班是怎么评价的,也不知道自己同伴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内心还是会有点不好意思。

作为主管的,可以将工作任务分解好,安排好,任务重、进度紧没有关系,关键是每天要有合理的安排、明确的目标。在团队内将“游戏规则”说清楚,让大家离开办公室时是带着成就感,而不是内疚感。

当然,如果加班是一种策略,就另当别论了。

3. 个人原因   VS  公司原因

有的人抱怨自己晚上要加班,但是也没有检视一下自己白天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会不会是这样子的?

早上8:30上班,到了公司,吃个早餐,上个大的洗手间,好不容易坐在座位上准备上班了,习惯性刷刷微信,刷刷微博,看看QQ,等下电脑腾讯软件弹出个新闻窗口,搜狐也弹出一个,金山毒霸也来一个。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标题,可能又会点进去阅读。

等到上午11点的时候,觉得这样不是很好,有点内疚,想开始投入工作,但是大脑有点疲惫了,所以就起来倒杯水,想通过这个方式,来重新调整一下状态。坐下来,刚要进入状态,又要吃午饭了。

然后,然后,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事情没有做多少。只能靠下午,好好开始。上午的大好时光就这样消磨掉了,晚上不加班对得起自己领的那份薪水吗?

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晚上加班,回家比较晚,身心疲惫,早上起不来又迟到,又是一个低效的上午,又要用晚上来弥补。

上班的时候碌碌无为,非要下班后才忙忙碌碌。虽然这个描述有点极端,却是可以反应一些低效上班族的部分情况。

如果你是老板,你只能是用要求加班的方式来弥补,不然怎么完成既定的目标,怎么能够匹配支出的薪资呢。

当然,如果有的员工经常高负荷加班,可能是该员工的工作效率差,可能需要进行引导和培训。如果大部分员工都是如此,而且没有减缓的迹象,可能是公司的原因,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混乱、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者的一向风格、企业文化等。

一个小例子,比如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提到:

白天都不怎么忙,为什么经常是下班的前几分钟,突然扔来一个工作,然后要求明天上午前完成。不加班才怪。主要是基本上每周都这样。

4. 认为是“充电”    VS   认为是加班

以前我有一个组员,晚上经常在公司加班看其他同事写的代码,同时熟悉系统的操作。我担心他是刚到新的环境,想快速发光发热,怕持续不了多久而后面产生负能量。所以我就跟他说,如果已经完成今天的工作,就早点回去休息,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反正我回去也是看小说,我现在觉得看代码,比看小说有趣多了,还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是我想多了,其实他是在学习,在给自己充电。他一直保持这样学习的状态,几年后进步确实非常大,研发了5年的庞大系统,他一个人可以独立运维。

多做一个小时,是在“加班”还是在“充电”,就看自己的心态了。

我平时晚上回家也会去思考白天中团队成员提出的设计难点,以便第二天可以跟他们愉快地交流。想起以前我一个高中老师,听说她晚上在宿舍会自己多花点时间备课,目的是想将第二天的课上得更加精彩。

其实这种“加班”是一件自发的,快乐的事情,这和大家晚上去唱K,看韩剧,LOL,聊QQ等,其实都没有什么差异。与其说在加班,倒不如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其实,很想分享一个我从大学到现在的一个心得,

用前一天晚上的高效充电2个小时,换取第二天轻松愉快的8个小时,其实非常值得!

5. 自己赚到了  VS  老板赚到了

“公司又不是你的,那么卖命干什么?”

假如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多做一些工作,有的人会认为是在为公司卖命,是老板赚到了;如果换成是白天上班,晚上或周末自己去天桥摆摊,当然认为是在为自己打拼,是自己赚到了。

有的人愿意“牺牲”周末一天的时间参加一些机构的学习沙龙,换成周末多做一些工作可能就心里不平衡了。

假如自己报考某资格考试,晚上看书做题,绝对不会有怨言,因为考的证是自己的,自己赚到了。

为什么在学生时代,大家上自习没有类似加班的想法?因为学习到的知识是自己的。

对于上班族,有的人会认为工作是为了老板的,也就是当你觉得你做的事情,别人可能也一起分享到好处了,那么有的人的心理就会不平衡。

其实,真正赚大头的应该是你。

结尾:

对于上班族来说,加班可能在所难免,但是想清楚了,处理好了,职业生涯的快乐指数一定会大幅度上升,我是这么认为的。

更多精彩文章可以查看微信公众号 “随心日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