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三步
五步学习法:预听复作考。预习占比25%,听课占比20%,复习占比30%,作业占比15%,考试占比10%,每个环节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是环环相扣相得益彰的,但不能看出复习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复习这个环节。
一、复习的作用
1、复习让知识记忆更牢固。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速度最快在一天以内,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复习的最佳时间是学习后的一天内。
2、复习也是整合、内化的过程。
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老师讲解的知识(课堂笔记),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到一起,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复习是学习的“胃”,是对知识再理解、消化吸收的过程。
3、复习是作业和考试的前奏。
我们都知道每次考试前都会安排复习环节。大到高考前、中考前,小到期中、期末、甚至单元测试前都会安排一定的复习内容。学的好不一定考得好,复习的好一定能考得好。
二、缺少复习环节的弊端
孩子每天都会留有作业,写作业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但很多学生把作业变成了“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变成了一种任务,是给老师交作业。
写作业时直接跳过复习的环节,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又会去查课本,这样他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只是把知识从书本上搬到了作业本上而已。
我们也可以想象我们自己,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记笔记,记得特别认真,唯恐错过了一句话。但笔记记完之后束之高阁不去复习,我们以为我们听了,我们记了,我们就会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依然没有自动性思维,依然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因为我们没有经过复习去消化吸收,那些知识并不完全是我们的。
所以我们经常感慨: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此生!所以学习一定不能跳过复习这个环节。
三、复习三步:
1、回忆复述
尤其在每天晚上写作业之前,不看课本,回忆复述一下当天学习内容,最好用一张纸能写下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看自己能够回忆出多少。
2、翻书记忆
把仅凭大脑不能回忆起来的东西,可以翻看课本,查找笔记,再次加深记忆,也可以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3、发现与解决问题
当自己回忆不起来,翻书还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就是自己的难点,此时复习的过程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补充,完善,巩固,提升。
四、复习的方式
1、回忆复习
回忆就是在头脑中把学过的知识回想一遍(过电影),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好。回忆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
2、交流复习
在上课前,同桌之间或一个小组四个人之间在一起,针对上节课的每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这既能展现自己记忆的不足,也能生发更多新的收获。
3、讲解复习
为了加深巩固学习知识的内容,也建议学生给同桌或者小组内讲解,解疑答惑,这既是对自己知识的复习,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途径。举个自己的例子。
比如我看小宝的试卷哪一个题型比较新颖或者有难度,然后我就说:“小可爱,这种题目妈妈怎么没见过呀?你是怎么做出来的?你给妈妈讲讲吧”。此时的小孩子特别兴奋,他就感觉自己是个小老师,他会非常认真的教妈妈,孩子教的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
当把妈妈教会之后,妈妈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样做的呀!有儿子真好,你都把妈妈教会了。趁机再夸孩子几句,孩子就会更高兴。
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会赋能,又要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和胜任力(成就感让孩子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