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不远嫁
前几天在一朋友空间里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父亲对于远嫁的女儿的思念及当事人对远嫁后的艰辛和对父亲的理解。那篇文章我是含泪看完的。因为同是远嫁的人,所以感同身受。
拿起手机给妈妈打个电话,妈妈的口气有些烦躁,问她:“大热天的你在干什么?”妈妈说,家里的小沙发想做个沙发套套上去,可做好了怎么也套不上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语气中有深深的无奈与无助。电话这端,我也沉默了,虽不是远隔千里,可区区几百公里我也只能那几个法定假期才能回家,并不是妈妈需要我能立刻出现。短暂沉默后,我又问起了其它事情,说了件其它无关痛痒的事情,期间我劝慰妈妈:“你还指望外孙孙子辈给你做事情呢?”结果妈妈回了我一句话,我又无语了:“自己养的都指望不上,别人更指望不上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对我说:“早点回来吧,难道还要等退休后吗?”再一次沉默后,我敷衍的回答:再说吧。挂断电话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起外出工作和外嫁这10多年来的点点滴滴,父母家人好像从没支持过,也没明确反对过,只是说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如果我们反对了,你到时候会怪我们。记得妈妈当时是这样评价初次见面的先生的:“反正我没看好,你傻傻的,心眼没别人多,南方人精明,你玩不过别人的。你如果执意要嫁,我们也不拦你,路是你自己选的,苦只有你自己吃”……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当时对妈妈的深不以为然的话,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印证了——地区差异,语言差异,饮食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让我这个大大咧咧的大山东女人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和改变。最让人忍受不了的是除了同事,你没有朋友,你把先生当成了你的全部,可是你却只是是他的一部分!可以想象,一个不喜欢娱乐不喜欢看电视除了工作可以周末全天宅在家里的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与外界是多么的格格不入。有一种孤寂叫做无处诉说,有一种沉默叫做懒言少语,有一种无所谓叫做随便你……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完!姥姥活着的时候,每次回家,老人家都会说:“你下生时的胞衣就埋在院子里,怎么会走那么远呢?你弟弟是男孩子,将来要出去闯荡的,所以胞衣是埋在大路上的。”那时听了这些话,只是一笑而过。如今姥姥已去世这么多年,我有时也在想那个早已化作尘土的胎盘是否可以发挥它的召唤作用?
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妈妈老了,需要子女在身边了,已不再是那个强势的可以挥巴掌揍我们的妈妈了。每次回家,妈妈都会让我帮她搓搓背,这好像是我从小到大一直帮她做的事情,所以感觉她用我搓背比较顺手一样,好像没怎么叫姐姐帮她搓过。每当这时,我都会对自己当年的任性和不理智而自责!没成家时都想脱离父母的掌控,哪知成家后才是诸多烦恼的开始!所以,现在我跟同事讲,有女一定不要远嫁!通婚半径圈在50公里以内就可以了,超过这个范围就要慎重考虑!否则,跟先生吵个架都没个避风港可以回!不是我危言耸听,对于女人来说,一辈子都在寻找归属感,家永远都是有父母的那个地方!故乡对于游子来说永远都是魂牵梦绕的地方!
无论走多远走多久,父母手中那根线依然紧紧拽在手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依然清楚我的路我的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