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职场漫谈销售笔记随笔

老耿销售谈|人际交往的实质,就是交换

2018-05-10  本文已影响7人  88cd0b23be22

是不是觉得太赤裸裸、冷冰冰?

是不是起心眼儿里不认可?

其实,不管好听不好听,认可不认可,事实,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这种交换未必一定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

不信听我和你掰扯掰扯。比如:

和老板交往,你付出技能,老板给你薪水;

和同事交往,双方相互支持,共同创造一个对彼此都有益的和谐工作环境;

和下属交往,你教给他技能,他回报给你业绩;

和客户交往,你让他获得利润,他让你获得收入;

和朋友交往,相互获得友情;

和父母交往,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和妻子交往,换取一生的相濡以沫;

和孩子交往,你说你对孩子的付出不求任何回报!错,你获得的是孩子学习、成长、工作、家庭圆满带给你的喜悦和成就感;

扶危救困,你说你完全是无私的奉献!错,你获得的是社会对你的赞许和你自己心理的慰藉。

……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物物交换,讲究价值相当;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成倍增加的不仅仅是泉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物质与精神、精神与精神之间的交换涉及人的情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有些交换是刻意的追求,有些交换是无意的回报;

单向的、持续的交往是不存在的。

涉及精神的交往,虽然无法用金钱衡量价值高低,但当事人一定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尺子,在他衡量“价值相当”后——不管这个价值在别人看来有多么的离谱——交往才能发生。

比如,作为围棋小白的我想让柯洁陪我下一盘棋,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就算我给他几万块钱都不行。但他却愿意一分钱不挣去和冷血(哪有血啊)的阿法狗去下棋;他也会自己掏上几万块钱、拿出宝贵的时间去指导一帮0基础的小朋友们去下棋。

下与不下、和谁下,都是他用自己的尺子衡量的结果。

人际之间的交往,尽管会包括物质与物质、物质与精神、精神与精神,但实际上,大多数的交往都有精神因素参与其中,只不过所占比重不同罢了。

而精神层面的交往要比物质层面重要的多。

这种“交往理论”对于我们的销售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从物质层面讲,客户购买的不是便宜,而是“沾便宜”,客户沾了便宜是不是更有助于成交?那你怎么做才能让他感觉沾了便宜呢?

客户购买的也不是物有所值,而是“物超所值”,那你又如何做才能让客户感觉物超所值?

从精神层面讲,比如客户每进货1万元,你给他10%的返利(或回扣)值1千元,这1千元只是可衡量的、冰冷的数字。

如果你送他的是价值1千元、哪怕是100元的家乡特产,是不是有什么不同了?千里送鹅毛带给人的是心的温暖。

心中装着客户,解其燃眉之急值多少钱?

客户如果把你当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知音又值多少钱?

另外,表面看来,我们在销售产品,实际上,我们所销售的从来都不是那个叫“产品”的东东,而是一个叫做包括“产品”、以“产品”为核心、为媒介的“项目”!

除了产品之外,你为客户提供的还包括技术角度、市场角度、管理角度、服务角度等多方面的支持;为客户带来的除了经济收益,还有他的事业、他的美好未来……

交往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因为人本身就不是冰冷的动物。

多一些真情,少一些刻意,才是交往之道——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客户。

都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