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人胜节”,宜4事,忌2事,尊重老传统习俗,新年好运气

2022-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WXJ水晶物语

正月初七,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

从农历除夕到正月初六,在度过了愉快的春节假期后,正月初七开始人们便开始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怀揣着美好的新年愿望,精神饱满、乐观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希望通过努力收获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正月初七在民间相传是女娲娘娘造人的日子,既是人类的诞辰日,因此在初七这一天也被古人们称为“人胜节”(也称“人日节”、“人七日”、“人庆节”等)。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依旧保留着一些民间习俗,包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据相关文献记载,从我国汉、魏时期开始,“人胜节”演变成了 一种重要的庆祝、祭祀的民间习俗,充分地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人日寄杜二拾遗》·高适

唐代诗人高适的诗句中,就蕴藏了唐朝时期人们对“人日节”的重视,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正月初七“人胜节”,宜4事,忌2事,新年好运来!

1、出游登高

古代时期在初七“人日节”,便是文人墨客出游登高的日子,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寓意着新的一年事业能够节节高升,更上一层楼。

在立春的时节,南方人民也开始出游踏青,多接触大自然,对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放松和调节。

2、吃七宝羹

所谓“七宝羹”,是指老一辈的人们为了庆祝“人日节”,而形成的一种民间习俗。用七种不同的蔬菜煮成七宝羹,在旧时的农业时代,人们希望在吃了七宝羹后,能够获得新年的大丰收。

七宝羹一般是指芹菜、芥兰、菠菜、蒜苗、包菜、厚合菜、小白菜这七种蔬菜。正月初七吃“七宝羹”目前是潮汕地区流传较为广泛的地方习俗,寄托了人们期盼财运兴旺、吉祥如意、平安顺遂的美好心愿。

3、捞鱼生

在我国南方地区,老一辈的人们都会在初七“人胜节”当天,举行“捞鱼生”的民俗仪式,人们围坐在一起,将盘中新鲜的鱼肉和佐料用筷子捞起来再吃掉,边吃边喊,而且鱼肉要越捞越高,意味着步步高升。

4、戴人胜

在古代时期人们就有戴“人胜”的习俗,所谓“人胜”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剪纸,只不过是将彩纸或金箔剪成人形模样,然后将其佩戴于头顶或者贴于屏风处,以此来庆祝“人胜节”,表达一种祈福的心愿。

相传“戴人胜”的民间习俗是从晋朝时期开始的,尤其是在汉族人民中流传甚广。

5、忌出远门

之所以称为“人日节”、“人胜节”,就是呼吁人民重视“人”本身,以及重视亲情。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希望人们能够更好地陪伴亲人,哪怕是在外的游子也要等到“人日节”过后,才能离开家远行。

6、忌训孩子

初七是人的诞辰日,在“人胜节”当天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即便是小孩子在这一天也不要训斥,避免新年遭遇不好的运势,希望小孩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也是呼吁人们对家人的重视。

“毛起吃”有话说

正月初七,又到了开工上班的日子,也意味着春节假期正式结束。为了更好地迎接新的一年工作,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饮食、调整作息时间,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传统习俗的意义在于精神文化的传承,勤奋、努力、积极、乐观才是传承的真正意义。

来源: 毛起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