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读书

风筝也有主心骨——读《北鸢》有感

2024-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笨鸟123

《北鸢》是作家葛亮所写。

文字委婉细腻,格调清远幽晦,如发黄的纸页,徐徐讲述经年往事。

值得一提的是,陈独秀是葛亮的祖父的叔叔,直隶军务督办褚玉璞也是其家族前辈。这两人在书中都有所提及。而这部书也被陈思和在《序》里称作“向《红楼梦》致敬的当代小说,因其也是以卢氏、孟氏、冯氏三大家族的纠结和兴衰为笔墨重点,以文笙和仁桢的爱情聚合为写作线索,以假雨村式语言讲述家与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说题为《北鸢》,则源于曹霑《废艺斋集稿》中《南鹞北鸢考工志》一册。

时间煮海,七年成书。笔力艰辛,不一而足。

看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些章节是在家里的阳台上,从薄暮时分,到暗夜来临。坐了有三个多小时了吧!

从书中情节跳回到现实中,眺望窗外世界竟有些恍惚。灯火辉煌处,有一些并不优美的歌声传来,想隔绝它们,却时不时灌进耳鼓。也许是受了书中情节影响,室内的空气是凝滞的,一时间,窗外的现实似乎有些遥远,书中世界仿佛更近些。

不知为什么,读完小说,眼前,是一片一片凋落的黄叶,是漫天的惆怅、无边的荒凉,小说结尾仍是一只风筝,孤零零的,悬于天际,直至消弭于视线。

好在,文笙与仁桢在一起。

或许。我们回顾民国时期,总会有这样一种萧瑟的感觉,我想,如果用一个人来形容那个时代,印象中应该是是一袭长衫罩着清嶙的身影,寂寞而孤冷。背景是一派萧条。

初读《北鸢》感觉难读,是因为其中涉及到太多的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如果想弄明白每一历史事件就要停下来研究查阅,当然也可以跳过去不予理睬,但总归感觉有些囫囵吞枣,对于阅读感受是要打些折扣的。

以淡笔写深情,正是这本书独特的魅力所在。字里行间,有些漫不经心,却也是细经打琢,弥漫着一层伤感及忧郁,如一线风筝,若有若无,岁月的无奈尽显笔端。

淡淡的柚子汁水、虚虚的一道眼光、磨擦地板的脚尖、泛着青蓝月光的面庞……电影镜头一般,景是寻常景,却因恰当好处的安插而打动人心,轻微而深切,自然又不落窠臼,给读者以极强的代入感。

也是风筝,《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赎罪,小说最后飘扬在天际的风筝给人以希望:

“我俯视索拉博,他嘴角的一边微微翘起。

微笑。

斜斜的。

几乎看不见。

但就在那儿。”

而在这里,风筝是具象,也是意象,民国风雅,时代变迁,家国情仇,无一不在其中。

书中最值得品味的一句话:

雅各说:你告诉我,放风筝的要诀,是顺势而为。

文笙回头说:顺势的“势”,还有自己的一份。风筝也有主心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