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常后悔,其实他是在逃避
①『要是什么就好了』
“要是我当初学计算机就好了。”
“要是我当初没回老家就好了。”
“要是我当初没结婚就好了。”
类似的表示后悔的话,你一定不少听。
对说话者本人来说,这些话可能代表了后悔。
但是,从客观角度讲,这些话代表了逃避。
一个人为什么后悔自己没有学计算机?大概率是因为写代码一度很赚钱。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逻辑漏洞。学计算机毕业后,就一定会写代码吗?写代码就一定能进大公司,能挣大钱吗?
“要是我当初学计算机就好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如果当初学了计算机,现在就能挣到大钱了。
可是,这种假设并不成立,这种说法只是给自己不满意的收入一个借口而已。
当一个人这么说之后,周围人大概率会安慰他:“是啊,如果学了计算机,可能现在的生活已经不一样了。”
然后对话结束了,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之中。
所谓行行出状元,常常表示后悔,或者心里总是暗自后悔的人,怎么不想想为什么同在一个“不赚钱”的行业,还是有人能赚到大钱呢?
所以,所谓的“要是什么就好了”,不过是一种披着“后悔外衣”的心理安慰而已。
②『反面』
后悔的反面是不后悔。
后悔的同义词是逃避。
那么不后悔的同义词是什么呢?
我们常常听到类似的台词“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或者“我已经尽力了,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输了也没关系。”
所以,不后悔的同义词是全力以赴。
而在这个逻辑闭环中,从某个角度讲,逃避又跟全力以赴的意思相反。
所以,想要让自己不后悔,最核心的是,你要对当下全力以赴。
后悔当初没选计算机专业,后悔自己回了老家,或者后悔结了婚,貌似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客观的因素。
这些话仿佛在说:“你看,我没挣大钱,都怪自己没选计算机专业;你看,我没成功,都怪自己回了老家,地方太小;你看,我不幸福,都怪自己结婚了,都怪对方让我不幸福了。”
可是,从客观来讲,很多跟你同一个行业的人,也挣到钱了;有回老家的人,也成功了;有结了婚的人,过得也很幸福。
为什么你眼中的客观世界,和别人眼中的客观世界不一样呢?
因为你不够客观。
③『结果论』
真实世界是唯结果论的。
很多人都抱怨上司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很多孩子都抱怨大学,只看分数,不看过程。
可是,结果就是过程的一部分。
你脑子中构想的过程,很可能已经脱离了客观实际。
比如,你觉得自己学习很辛苦,每天学到0点。你觉得这是好成绩的标准。
可是,从努力角度讲,那些成绩比你好的孩子,有的学得比你更晚;从技术角度讲,那些跟你学的时间一样长的,或者还不如你长的孩子,但是他们掌握了比你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专注角度讲,你三心二意地学6个小时,可能效果也比不上专注的孩子学3个小时。从目标角度讲,你觉得考个70、80分就够了,但是有的孩子是不考满分不罢休;从精力角度讲,你学到0点会严重影响你第二天的学习状态,而别的孩子学到0点,第二天依然神采奕奕。
这才是你看不到的结果。
从本质上讲,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越细腻,才越能贴近世界的真相。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越粗糙,我们就越会产生一些奇怪但没有意义的想法。
总结一下,你所谓的后悔,不过是逃避,甚至是懒惰和软弱。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躲在一个阴影下后悔,只能让你失去干事创业的闯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