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背负着罪孽前行的凡人,艰难前行的蝼蚁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令狐Sphinx

佛家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佛家有五戒:不杀戒,不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佛家讲轮回,讲因果,讲救赎。

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轮回不止,万物生生灭灭,人间循环往复。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韩国导演金基德执导,于2003年9月上映的一部影片。影片将故事的情节定格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和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轮回不止。

电影之中所有的镜头以及影片的表述方式都极其克制,在借助物与自然以「意象」的形式来表现更深一层的意义。

你会发现电影之中对话十分至少,有的只是大量对事物描写的镜头以及背景音乐。

金基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拘泥于对话,感情就无法表达了。正因为伤得深,所以才无法轻易说出口。”

让我们从头到尾把所有的镜头重新拉一遍看看:

春天,这个篇章里出现了小狗、鱼、蛇以及青蛙、小溪、太阳等——对应的是小和尚的幼年阶段。

在西方古典象征意义之中,小狗象征“忠贞和爱情”鱼和小溪象征“繁殖和女阴”蛇象征“欲望”青蛙象征“灾难与罪恶”太阳象征生命

在本片之中,我印象最为深切、感到影片之中刺骨寒冷与对人性佛性讽刺的一幕便是本片的开头——“春天”中的小和尚。

小和尚出于好玩,把小鱼绑起来拴在石头上:

把青蛙绑起来拴在石头上:

把小蛇绑起来拴在石头上:

而在一旁的老和尚默默看着,皱着眉头。

当晚老和尚便将一块大石头绑在了小和尚的身上,让小和尚体会他对小动物所做的相同的事的感觉。

老和尚让小和尚背着沉重的石头去山上找到小鱼小青蛙小蛇,将它们身上的石头解开之后便会为小和尚解开身上的沉石。

小和尚找到了小鱼,结果发现小鱼死了;

小和尚找到了青蛙,结果发现青蛙活着;

小和尚找到了小蛇,结果发现小蛇死了;

小和尚伤心的哭了,很伤心,涕泗横流。

春天结束了。

我之所以对这一段深有感触是因为我经历过小和尚类似的事。

小时候我比较孤僻,朋友不多。

常常一个人看着电视,拿着几个卡通玩具想象着它们之间相互大家的场景,或者去老屋子外面的梧桐树下看着忙忙碌碌的蚂蚁搬运食物,一团又一团黑黢黢的蚂蚁拖着比它们大上几百倍的死蚂蚱或者食物碎屑,便是开心的一天。

刚开始,我时常拿着一些馒头屑洒在蚂蚁洞旁边,把对它们而言很远很远的食物帮它们挪到洞旁边。

后来我渐渐丧失了这种乐趣,不仅不给它们食物,甚至将它们辛辛苦苦马上要搬到家的食物拿起来甩掉上面的蚂蚁之后扔的远远的,以此为乐。

再后来这种玩法感觉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就往蚂蚁洞里面灌水,用土把蚂蚁洞堵上,看着他们惊慌失措、触角乱动跟同伴交流的样子,便觉得很有趣。

最后可能是花样都玩过了吧,便打起了另一种主意:

将一只蚂蚁从腰部切开,看看头部能活几秒;

用火烤蚂蚁,听着烧焦时噼里啪啦的那种声音;

用针线盒里的缝衣针扎向他们的腹部,看着他们头部身体不断抖动挣扎着想要前进的样子;

用针刺向他们的头部,看着它们四肢不断抖动的样子,听着“啪”的一声脆响便停止活动的样子;

后来甚至用打火机将缝衣针烤红烫手之后刺向它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以此为“乐”。

直到后来有一天下午,突然之间所有的蚂蚁,不论是那种体型娇小呆头呆脑的小蚂蚁,还是那种体型较大、跑得又快的大蚂蚁,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样,浩浩荡荡的沿着我家台阶、门缝爬向卧室、客厅。

浩浩荡荡,源源不绝,那是我见过蚂蚁最多的一次。爸爸妈妈拿着扫帚不断地把蚂蚁往外扫,可它们却是源源不断地往里进,爬向卧室的床,阳台的各个角落。

我吓坏了,吃惊,害怕,恐惧,不知所措,六神无主。

在那一刻,我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复仇”,它们要找我复仇,这是我的报应。

直到那一刻起,我才明白我之前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令人胆颤,骇人惊闻。所做之事是犯了极大地罪孽。

时至今日,十几年过去了,在我打下这些字的时候依然控制不住的感觉到一阵寒冷,不像是西北冷风吹过的寒冷,而是像西伯利亚死神的恐惧带来的从骨子里的寒冷与心悸。

而这一些故事,就是我的「春」

在以戏弄、折磨,甚至如我一般随意剥夺事物生命的游戏之下,小和尚和我都感到了“快乐”,都发出了童真的笑声。

毫无疑问,我的所作所为是坏的,是邪恶的。不留情面的讲,是以剥夺其他生命为乐的“恶魔”。

在电影之中,导演金基德运用了大量的动物来象征表示更深一层的意义,用象征来表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既有与生俱来的真善美,又有如影随形宿命般的罪恶。

很多人在讲“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其实从电影之中可以看出导演传达的一种态度——“人性本欲”

我们人类正是欲望的化身。

从出生下来嗷嗷待哺去找妈妈喝奶——我们有生存的欲望

我们爱吃好吃的爱喝好喝的——我们有口舌之欲

我们羡慕他人而又生性懒惰不愿改变——我们有嫉妒懒惰之欲

虚荣、嫉妒、倦怠、暴怒、贪婪、饕餮、色欲,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欲望。

欲望与生俱来,无好坏之分,这是我们的本能,我们克制不了也不用去刻意控制。

「春季」之中年少之时的小和尚,可以说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了。

因为玩乐看到鱼不能游、蛙不能跳、蛇不能爬行的糗事而感到有趣开怀大笑;因为做错事造成生命消逝无法挽回的后果而难过的涕泗横流。

只有如此才能够真真正正做到敬畏生命。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如此。

正因为真切体会到「恶」令人深入骨髓的寒冷,才能以良善之心来对待世间万物。

第一个镜头便是长大的小和尚跟纠缠在一起交配的两条蛇。

而蛇正象征着“欲望”。

而此时,因身体有恙而来求佛祝康复的少女出现了。

一个镜头很有趣。少女坐在石像之上,看着雨蒙蒙的天空。而这时小和尚过来这样说道:

而在因为欲望,因为荷尔蒙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之后,画风是这样的:

小和尚主动将石像搬到了一个更适合眺望的位置,掸了掸上面的尘土,邀请少女坐下。

欲望最终战胜了师傅,战胜了佛性。

人还是敌不过欲望啊。

小和尚跟少女恋爱了,两人一起把两条鱼养在一只鞋子里——这个镜头是非常有趣的,既象征爱情,又暗喻两人是由性相结合(鞋子在古典象征意义中寓意“性爱和女阴”)。

老和尚发现了两人的恋情,用公鸡(寓意“雄性”跟“警觉”)把他们拉了回来,试图重新唤醒他们对于欲望的警觉。

小和尚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两样东西:佛像和公鸡。提醒自己“保持神性”跟“警觉”。

而之后老和尚身边多了一只猫——象征着“敏感”与“多疑”。由此可见,老和尚对于人性持有很强的怀疑态度。

没错,小和尚人到中年。应验了老和尚在夏季告诉他的话:

“淫欲唤醒了占有的欲望,这会导致杀身之祸的。”

曾经那个因为小鱼小蛇死去而哭的涕泗横流的小和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杀人泄愤之后仍愤恨不已无法自拔的年轻人。

眼神之中除却愤怒之外已无他。

这个镜头很有意思:

老和尚在劝诫小和尚的时候,是用猫的尾巴书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也是整部电影的主旨——「质疑」,以质疑的眼光看待佛性,看待这世界,或者说是超我的“神性”。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人类「自我」的形成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相互拉扯、相互角力作用的结果。

小和尚变成了大和尚(大和尚是金基德亲自上阵演出),回来继承老和尚的衣钵。一个女人抱着孩子来到了寺庙,蒙头盖脸,看不清面目。

夜晚时分,大和尚想要一窥女人的真面目而被她制止。此时,蛇又出现了,象征大和尚死灰复燃的欲望。

而女人当夜离开,却不幸掉进大和尚凿开的冰洞之中意外身亡。

无心之举,再一次铸成罪孽——时至此时,大和尚才终于幡然醒悟,因果循环,世间罪孽皆会有所报。

临近结尾之处大和尚抱着佛像,拖着沉重的石盘爬上了山顶。

弃童慢慢长大,又是一个新的小和尚。同样去山涧以鱼、蛙、蛇取乐,将小石子塞入它们的口中。

电影最后的结尾,便是大和尚放在山巅之上的佛像。

默默看着世间万物在「罪孽与救赎」之间的循环往复。

到这里其实就已经结束了,但我想补充几点个人的见解。

导演金基德塑造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场景,用寡言的对话来更多的描绘人心,用意象来阐释道理。

像无根无基湖面上的寺庙:

像屋子中间“无所用”的门:

都是细想之中非常有趣的事情。

为什么明明可以立一道木板作墙而不这样子呢?

为什么这个门毫无作用明明可以不用开门而进屋却一直在用呢?

我不懂佛理,不敢妄言。

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有深度的一个小地方。

春生,夏糜,秋去,冬烬。

都说所有的佛像眉眼之中满含悲悯,眼角低垂,常含泪水,是谓“菩萨眼”。

但其实从这部电影之中可以看见的,只有「冷眼旁观」而已。

能渡人者难渡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