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侠
侠,又被称为侠义之士。
既然侠与义密不可切,那么我们首先要清楚何为义。
义,单从百度搜索得到的答案并不完整。
义(拼音:yì)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2],其古字形像带装饰的锯齿状长柄兵器,这种兵器是用在各种仪典上的礼器,后用于比喻礼仪、威仪,并引申指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又表示合乎正义的,用作修饰语。由此还引申指对事物或文字所作的合一而恰当的解释、意义,由合宜、合理引申指人之间在感情、言行方面合宜的联系、情义。义又指名义上的。
因此我们更应该从自身所认知的知识来理解义之含意。
关于侠,首先我们想到的便是“义薄云天”这个成语,如果一个侠配不上这个成语,那么也不能称之为侠。
义薄云天:形容某个人非常有情有义,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其次我们还会想到“舍生取义”这个成语,单从字面意思我们便可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意。舍:放弃;生:生命;取:获得;义:个人理解为忠义、孝义、仁义、节义。结合起来便是“为了忠孝仁节而放弃生命!”!
当然还有“义无反顾”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至于其他,还有很多,也不必一一列举。
但是通过这些成语,我们也知道了何为侠,何为“侠义”,那便是义薄云天,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对于道义上的事能做到义不容辞,绝不背信弃义之人,断非只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不义之徒。
了解了什么侠,那么我们便要去寻找现实生活中所存在侠,以便于以这些人物为背景去刻画一个真正的侠义之士。
现实中所谓的侠,早已脱离了古代那种劫富济贫,以暴制暴,快意恩仇的侠,因为现代是法制社会,法律的基础便是维持正义,与侠义不谋而合,但是法律也要维持秩序,被条条框框束缚的法律有时虽然完美,却也是维护正义最完美的手段。
那么现代社会就没有侠了吗?答案是有,而且比古代更多,无论是人民子弟兵,还是火警,亦或者是医护人员、警察、教师等等,哪怕是普通的志愿者,放在古代,都是人们口中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先生口中的侠,以上所述这群人做到了,之前所述的“义薄云天,义不容辞,舍生取义……”这些成语,也都在这群人身上有所体现。
所以如今我们社会并不缺侠义之士,只要换个思路,便会知道现代的侠义之士更多。
武侠已死,代表的只是武侠类型的小说很难写出能引起世人共鸣的作品,很多武侠作品也是一味的以古代历史背景为主,侠义之精神却沦为了陪衬,更多的作品体现的是那种以暴制暴的快感,给读者留下的则是无尽的空虚与恨不能生在古时的感觉。
脱离了现实,没有真正侠义精神的武侠小说就好比让读者做一个美梦,梦醒后还要面对残酷现实一般,时间久了也就厌倦了,与所谓的毒鸡汤并没有区别。
所以有人常说“武侠已死!”,但是只要明白了何谓侠,再去观察现实世界,断然不会再做此感想。
言归正传,何为侠,本人浅谈之,便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皆可称之为侠。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