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人装迷糊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初几开门

对于我们在所谓投资风口和创富洪流中不被裹挟,做出冷静的判断。

在我看来,与其称之为独角兽CDR战略基金不如成为巨无霸战略配售基金更为贴切,对于投资决策来说,我认为CDR工具是我国在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仍存管制的环境下的重大创新,不仅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同时还能让国内投资者分享科技创新和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的红利。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不得不考虑,有必要做好风险预案。

第一、科技股和独角兽估值过高现象普遍。

发行CDR的企业,除了正在上市的小米,在可预见的将来,大部分都是以美股或港股科技股为主,比如BAT、网易等。

同时,未来将在多地上市的滴滴、美团等独角兽企业,将仿效小米同期发行美股+CDR或港股+CDR。

尽管CDR与美股或港股是分割的市场,但在发行CDR过程中,其美股或港股价格仍将作为重要的价格基准。

当前美股估值正处于历史次高水平,6月6日标准普尔500指数ShillerPE市盈率(32.95倍)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高峰期。

第二、不可忽视的流动性损失风险。

我国《证券发行承销与管理办法》(2018年)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或者在境内发行存托凭证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且战略投资者承诺股票或CDR持有期限不少于12个月。

因此,战略配售投资者的锁定期一般有12个月、18个月、36个月、48个月。

这也是此次华夏、易方达、南方、招商、汇添富、嘉实等6只基金锁定期纷纷设定为36个月的主要原因。

36个月的锁定期,意味着基金份额只能在二次市场上折价转让或长期持有,其流动性损失和36个月内投资风险,是基金投资者必须承受和面对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