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思考】区块链可以解决社群的分配问题么?
前一段时间写了几篇关于社区思考的文章,从逻辑上讨论用区块链解决分配问题。
过去的公司无论如何扁平化,都还要保留的一个部门就是财务部,用于承担分配的职责。也是公司的权力抓手。权力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暴力,一种是财力。公司作为组织的权力抓手即是财力。
区块链把分配从一中分工变为一种基础设施,每个人都是财务部,问题是,这样的基础设计,在公司制度下可以取代财务部的全部职能么?如果可以,取代后,是不是公司组织了?更优化的组织类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问答|关于未来的新型社群|前哨 · 王煜全
2017-04-01
又到了周末问答时间,本周带来一些有关社群的问答讨论。 以下是干货笔记,完整内容欢迎收听音频。
用户漫天的云 问:
未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算社群呢?现代的企业算是一种利益相关的紧密型社群吗?
现在对于企业的管理方法有哪些可以用来管理将来的新型社群呢?将来公司可以社群化吗?将来的社群为了追求效率,会公司化吗?
1、社群
——未来企业的终极形态
社群协作比企业协作更松散,因此更适宜未来的深度协同和有限竞争的要求。
过去的公司制中“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这样的思维让个体丧失了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
强调创新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的未来企业势必会越来越松散化,以社群的形式呈现。
2、 新型社群
——协同和竞争共存
需要明确的是,社群强调的“协同”与“竞争”并不相互排斥。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二十世纪中期,围绕着美国汽车市场上演的日本“丰田模式”和美国“福特模式”之争。
日本“丰田模式”——不合格的供应商不会被简单粗暴地换掉,整个产业协作链中的上下游厂商会相互帮助,实现共赢。这使得汽车的品质明显提高,但也容易出现不思上进的产业寄生虫。
美国人认为,深度协同要求长期合作,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有限竞争。由此摸索出每一个汽车零配件都找两家供应商的“福特模式”——人为控制的淘汰竞争机制使得合作伙伴愿意投入很大的精力协作研发,保证了产品质量。
由此可见,未来的社群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松散型社群,而是一种紧密合作的、有明确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的新型社群。
3、企业的社群化趋势
——从管理到领导
企业管理的社群化趋势,从下面两本书中可以得到启示。
一是LinkedIn(领英)公司的创始人Reid Hoffman所著的 “Alliance”(联盟),他认为上下级等传统社会关系将消失,“联盟”关系将成为主流——即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实现共赢和利益的合理分配。
另一本《品格之路》认为,以前的上下级强调管理,听命行事是第一要义;而在“联盟”的人际关系当中,管理没用,强调的是领导力——你自己做得好,别人才愿意跟随。
现成的例子是从叛逆学生成长为公益人物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原因在于,在平台型企业中,跟随者(员工和用户)需要看到一个具有号召力和人格魅力的领导。
联盟也好,领导力也罢,核心是在互动中实现共赢。
4、社群的关键
——分配方式的探索
最后,虽然高度协同的社群会比公司的效率高很多,但在分配方式上并不清晰,需要继续探索。一旦找对路,我相信社群会焕发更大的活力。
用户肆肆肆肆阿哥 问:
是不是区块链技术可以运用到社群经济分享上?人的一个大招就是大规模协作,如果社群可以让人有更大规模的协作,就像一群小V促成的大V,不光信用可以提高,收入也可以提高,资源也可以充分利用。
不过这是不是会更加分化各个行业和阶层呢?使得跨界成本交流更高?行业黑箱加重?使得社群头部效应越来越大?
1、区块链技术降低兑现风险
区块链技术是底层的技术支持,利益分配先行的商业模式下,可以在兑现问题上发挥效力。
但是,并不能靠区块链技术来解决利益分配。
2、社群的协同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
从历史经验看,大规模协作的协同机制,一种是货币市场系统,只适用于一次性的协作;另一种是公司制,股权、期权等分配模式的灵活性较低。
而社群协作则介于两者之间,类似小V变大V的比喻——一群牛人的集合促成声誉共享,但是利益相对独立。
同时,社群协作因为人数较多,共谋几率更低、头部效应更小、更民主,不会造成垄断、跨界成本增高等问题。
用户小李飞刀 问:
社群究竟是不是未来主要的协作方式,未来是不是人人为企业家的众创时代?
隔壁刘润老师也讲到了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美国不是一直都以社群小团体自由协会、自由集会为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存在吗?
18世纪的托克维尔写《论美国民主》就说,美国是一个社群、团体协会自下而上的自治型国家,那为什么这个时候或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现实中社群、社群经济或者社群财富呢?
是不是因为互联网大数据的原因把社群或者社群经济推高了?未来社群怎么发展还真是拭目以待。
1、美国的公共社群
美国的社群更多的是指公益和政治组织,并非商业组织。而在商业上,则强调“美国梦”、个人奋斗。
当然,美国的非盈利组织和政治组织,往往财雄势大。
比如,拥有最多土地的组织机构是美国大自然协会,这些土地主要是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景区。
非盈利组织将土地以私人拥有的方式固化下来,使得这些景区能够长期保留,造福子孙后代。因此美国的公益机构和和政治组织有着很强的存在价值。
2、商业社群的优势
支持商业创新的主要方式显然不能靠非盈利,需要市场化机制、企业化运作。
我们之所以认为市场化的社群能解决创新的终极问题,是因为“积木式”创新需要相对无边界的、长期合作与有限竞争并存的社会协作环境。
如果这样的新型社群在将来能够解决利益积累和分配问题,会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强大的创新推动力。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对社群的兴趣和深度探讨。
希望能像我们一起创立黑天鹅社群一样,和大家一起探索出未来的新型社群,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个新型社群的探索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