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1
舞动静心打卡D4/R19(每轮7天·第19轮第4天/总第129天)——
一早舞动静心打卡如期完成,甚至因为时间提至更早,而莫名心生欢喜。
身体打卡之外,享受阅读,在认知层面、心智层面修进。比如今天来了解“焦虑”——
焦虑不只是一种情绪或状态,焦虑还是是我们“有所作为”的一种形式。
『当我们缺乏保持真实自我的能力时,最常见的掩盖方法就是焦虑。
『如果父母带着怀疑、犹豫、悲观的情绪面对自己的处境,无法平静地面对现实,总是焦虑地想要知道未来会是怎样;那么,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应对生活。因为他们看到父母“愁眉苦脸”地面对困难,而不是用困难去考验自己的坚韧,所以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也会带着同样的情绪。
『焦虑经过传递,会使得后继者产生一种“受害者”的心态,并产生一种扮演“牺牲者”的欲望。
相似地,当父母在同当下的情状发生互动时,如果总是沉浸于以往的失落感,那么孩子也会透过同样的镜片去看世界。这种失落感造成的结果是,当我们环顾周围的世界,独独会盯着那些我们认为自己所缺失的东西。
我们如此不习惯于体验富足感,以致于看不到整个世界是多么地充实丰富。
焦虑感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体验过。有些人的焦虑感表现为“追求完美”,他们会把自己“钉死”,凡事都盼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焦虑感会迫使另一些人走向另一个极端,生出叛逆的精神。我们依然认为追求完美是正当的,依然渴望修复自己,依然渴望认同,但我们的具体行为却为这些念头蒙上了阴影。』
读到这里,你或许也会即时想到『象与骑象人』的隐喻,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本能,我们的情绪,就是有着自己独特存在意义的或身体、或群体,作为大脑🧠、善于规划与分析的骑象人,能否“身心一致、内外统一”的做自己,趋向共同的目标,贯彻自己的意志呢?!
我是水沐,焦虑只是情绪能量的一种呈现方式,如何转化,了解这模式后面的源头,找到已无效的“原爱”模式,由内而外地尝试反转,转我们成长经历中无意间被植入的无力、无助、匮乏感,借由自己内在的成年人模式,重塑为新的、不一样的、丰盈与富足的体验,然后不断探索发现,养成好习惯,在资源模式里去自我滋养,去生长,形成正循环,难道不就是在自我改写我们的命运吗?!一起加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bf97910a0a733a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