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人”

2019-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霜令使

     郧阳位于汉江上游,古老的汉江舒缓逶迤地流过,秦岭和巴山夹持,充沛的水源,丰茂的森林,温润的气候,为生命的孕育、人类的进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75—1990年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现了“梅铺人”牙齿化石,“郧县人”头骨化石,研究表明,大约在距今75—97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1989年5月18日,时任郧阳博物馆馆长的王正华和郧西县文管所的屈胜民二人,到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进行文物勘察时,在该村村民的一块责任田边刨出一块奇特的界石桩。没想到这一刨,竟然刨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国宝”——一具保留了头盖骨和除下颌以外大部分面部骨骼的头骨化石。同年10月,这具头骨化石标本被送往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处进行鉴定。贾南坡手捧化石仔细观察,激动不已,连声说:“国宝,国宝啊!”他和十几位专家经过反复观察研究,初步确定该头骨化石为南方古猿化石。

     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班,再次对化石发现地点进行发掘。6月15日,又在距离发现第一件头骨化石3.3米处,发现了第二件头骨化石,这具头骨化石保存得比第一具头骨化石更完整。他被命名为“II号头骨化石”。

    1990至1999年,考古队先后在弥陀寺学堂梁子进行了5次发掘,在该遗址发现400多件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斧等石器及大量的石块和半成品。与人类化石伴生的还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且数量之大是其他遗址不多见的。

    为进一步澄清头骨化石属于古猿还是人类,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请来了曾经修理北京人头骨化石的胡承志教授。在对头骨化石进行修理后,专家组经过分析认为,从头骨化石形态上他看既有直立人的原始性,又有智人的进化特征,因此,被正式认定为直立人,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97万年左右。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最为完好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它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I号头骨化石于1989年底被《科技日报》选为全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1990年又被《中国文物报》选为“七五”期间和全国当年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07年11月11日,被称作“学者神探”的赵成文教授和助手连续工作两天,终于让百万年前的“郧县人”成功“复活”。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鼻孔较大、上颌较长、唇长而薄、牙齿小而密且磨损较大的远古人形象。他的复原让世人对人类祖先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1975年、1976年考古学家在郧阳区梅铺镇龙骨洞发现了四枚猿人牙齿化石和20多种伴生动物化石以及人工打制的石器。人类牙齿化石显示,梅铺猿人早于北京猿人,比郧县人略晚,距今约75万年。

     “郧县人”化石及其石器的发现,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郧县人”体质上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为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南北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郧县人”的发现,修正了关于人类仅仅起源于非洲和非洲迁徙的传统观点,他向世界宣称,古老的“郧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亚洲也是人类早期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2010年6月,“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郧县隆重举行。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古人类研究专家艾丹博士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郧县人”的历史地位。他说:人类按照进化的历程可分为直立人、古人、现代智人。通过研究发现,“郧县人”属于直立人,又具有一些进步特征,由之向古人进化,代表了人类演化长链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可以形象地说,“郧县人”是欧洲古人的“爸爸”,是欧洲现代智人的“爷爷”。

    郧县人、梅铺人、郧西白龙洞人、黄龙洞人可统称“郧阳人”。他们共同演义了人类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进化过程:郧县人(97万年前)——郧阳区梅铺人(75万年前)——郧西白龙洞人(50万年前)——郧西黄龙洞人(10—20万年前)。这一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进化链条,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现代人是由中国古猿人直接演化而来的理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