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涩岁月,感谢平凡
“砰砰砰”,煤场的工作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他,原本挺直的腰板稍稍有点弯了,本来就不白的脸上像被恶作剧地涂黑了一般。他嘴角上翘,微微一笑,即使已经汗流浃背,也不改一贯娴熟麻利的动作。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孙少平。路遥先生在小说的最后把孙少平安排在煤场里,不,更确切地说守留在煤场是孙少平的个人选择,他愿意接受苦难的洗礼,不追名逐利,不好高骛远,一心只想保持着最初的真诚。
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我已经读了有三遍。第一次读是在初一,当时心里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但是我确实被他朴实自然的笔风和笔下的黄土风貌深深的吸引住了,同时萌生了去陕西那边看黄土高坡的想法。第二次读是在高一,那时候我从心底里喜欢上了书里面的人物,朴实担当的孙少安,勇往直前的孙少平,美丽善良的田晓霞,独立坚强的田润叶……我知道,无论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们,都无法描述出他们在我心里形成的印象,他们平凡又独特。少平是个独特的农村青年,他和他哥的思想有很多不同之处,他更喜欢追求新事物,不断拓展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与感知。他也不是一个盲目单纯地凭借体力来养活自己的人,在别人惜体力如金钱的时候,他视体力活为凤凰涅桀般的洗礼,专门清洗他的灵魂。所以我觉得他的思想是干净的,丰富的。犹如一股清流,无论在他的家族里还是当时的社会里,他默默地,宁静地穿过人流,穿过一切,到达他的终点。第三次读是在高三,可以说,它就是我最真诚,最忠实的精神伴侣。挑灯夜战的时候,每每联想起孙少平坚守梦想留在煤场的一幕幕,心中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我前行以至于使我忘记奋战了一天的疲倦。面对作业心力交瘁的时候,每每联想起孙少安白手起家建砖厂的一幕幕,心里不紧升起了一句话“沉住气,悄悄干”。做试卷犯错误以至于在班上被老师狠狠批评的时候,每每想起田晓霞坚定提出去抗洪救灾的一幕幕,我顿时感到这点痛不算什么。第三次读《平凡的世界》,我受到的影响实在太大,它拯救了那时脆弱的我。没有它,或许我还没真正理解磨难的意义。
书中写道: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或许很多人都一样,开始不懂得人为什么要经受磨难,正因为没有一颗迎接磨难的心,所以在磨难到来时不知所措,萎靡不前。当然也有些人慢慢懂得了磨难的意义,学会了顺应磨难,克服磨难,最终成就了自己。孙少平就属于后者。而我也愿意成为后者。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跨越磨难的心。人生不长,而生活处处设有磨难,你畏缩了,就相当于给了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你挑战了,就相当于给了自己一次成长的机会。所以只有当自己正确认识到磨难的意义时,你才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回想高考前的自己,在学习上像是到达了一个瓶颈期,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在生活中,也深受家庭的困扰,那时候整个人就像走在绝望的边缘,孤独且无助。那段艰涩的岁月,已经被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幸运的是,在我觉得最难熬的时候,我重读了《平凡的世界》,在书中汲取了正能量。每当我感到心有余但力不足的时候,我总会停下脚步想想书中的孙少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他那不向命运低头,实实在在的奋斗精神感动。可以说,是他,陪伴着我度过高考的奋斗期。没有他,我也不会很快走出低谷期,迅速调整状态应对高考。也恰恰因为他,我更要感谢曾经一度坚持努力的自己。虽然前进的过程很艰难,但如今的我却很愿意去回首那段艰涩的岁月。
如果说孙少平是我学习上的精神支柱,那么田晓霞则是我道德修养的标杆。当我读到田晓霞在抗洪救灾中为救一个溺水的女孩而牺牲时,我的眼眶微微湿润。内心无限感叹着为别人奉献生命的勇敢与伟大。田晓霞瞒着她父亲去救灾的一幕幕又重现在我眼前,我深深地被她的善良无私,吃苦耐劳,将心比心的品质所折服。我一直追求着向善与向上。向善,就是做善良的人,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向上,就是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知道追求什么,舍弃什么,相信“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修炼是一生的事情,它不可能在某一时间内便可以完成,我们需要在成长路上不断完善,不断修正。而田晓霞是我道德修养上学习的榜样 ,记住她那份善良,那份热忱,那份理性,我将会受益终身。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亲切的黄土,可爱的人们,你们已经深深地住进我的心底里。我此时不孤单。因为你们,我会更好地前行。
记那段艰涩的岁月,感谢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