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少年
生在70年代的我们,那时候最港式(最潮,最酷)的打扮就是:男娃儿披肩头发型,再用火钳把头发烫成波浪形。甩尖子皮鞋(鞋头有些尖和翘),喇叭裤绝对的主力,加上双排扣西装。
女生主要是花格子或者碎花长裙+红色围巾,点状花纯棉布料做的衣服,还要配一双平底布鞋和半高跟皮鞋,那时候纤维布料还不多,以纯棉布料和毛呢料为主,做一件衣服可以穿几年,甚至10几年都正常。基本上农村地区的小孩过年就买来布料自己做新衣服!
最羡慕的家电就是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最潮最酷的是用便携式(装几节大号电池的那种)双卡录音机放着齐秦,费翔,赵传,邓丽君和徐小凤等港台歌星的磁带。把声音开到最大,故意装逼吸引穿花衣服女孩看过来,投来爱慕的眼神和微笑!
看到女生路过,马上吹口哨,或者扯起嗓子吼出一句歌词:“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虽然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或者来一句,“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暑假期间,无疑是我们那年代学生的黄金岁月。农村地区的学生,约几个伙伴,上山采蘑菇,下河洗澡捞鱼,抓黄鳝捉泥鳅,然后几个小伙伴弄点盐,把用河水洗干净的黄鳝泥鳅用竹筒装起来,用柴火烧熟后来吃,至今都还记得味道真的好,小伙伴们争抢着吃。家长们忙农活,也不大照管小孩子,农村的小孩都是散养。有时候冬天都光着脚丫子下河去摸鱼,也很少有冷感冒的时候。感冒了也不要紧,吃碗酸辣粉或者酸辣椒面,把汗逼出来,过两天又是活蹦乱跳,啥事没有。
那时候,也有早恋。初中阶段也明白了男欢女爱。胆大的男生,也有给女生写小纸条的现象。更甚者,为了追到某个女生,有男孩长时间痴痴地等在某个地方,只为见一眼那个她。调皮捣蛋,追逐爱情,我们那年代,丝毫不亚于现在的90后,蛋蛋后……
那些年最火的电视剧无疑是:“西游记”,“再向虎山行”,“霍元甲”,“陈真”,“霍东阁”,“红楼梦”等,不像现在电视台天天放映,记得是一个礼拜才播映2至4集。也收不到几个台,清晰的也就一两个台。是用天线接收信号,把天线用竹竿尽量支撑高一些,还可以转动竹竿才行。坝坝电影,多远都要去看。记得小时候,有部电影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和小伙伴一连跑几个村庄都要去看看。还有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当时,绝对的万人空巷,争先恐后地去看。记得我们乡里当时最大的建筑,那就是乡礼堂。也兼具乡里开会和临时电影院及演出的场所,因为放映“少林寺”和“武林志”两部功夫片,乡武装部派民兵维持次序,结果还是把这个最宏伟建筑的们和窗户都挤坏了。
那时候,我们最爱的书籍,女生大多喜欢琼瑶,姬小苔,亦舒,汪国真,三毛等人的作品。而男生呢,肯定就是梁羽生,金庸,古龙等的武侠系列作品为最爱。那时候的连环画也最受欢迎。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照明看书是常态,是很多那时候的小朋友公开的秘密。是因为很多农村地区还没有普及通电。
那时候,小学阶段只读5年。没有什么兴趣班,也没有学前班。小学生守则:“五讲四美,三热爱”。即:讲礼貌,讲卫生,讲次序,讲道德,讲理想;心灵美,语言美,环境美,行为美;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啊,青葱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好怀恋过去激情燃烧的岁月,懵懂年少的时光,多么纯真无邪!现在已经是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操心一家老小温饱的年龄段了……
现在真的老了。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也年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