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如果十年寒窗不够,那就再来十年
最近一周左右,朋友圈陆续被两个准北大学子的事迹刷屏。
他们,一个是来自云南曲靖的崔小同学,录取通知书送达时,他在工地拌砂浆;另一个是来自河北枣强的王小同学,更是因为一篇感谢贫穷的长文、及其在物质匮乏中的乐观开朗和内心充盈,而感动了万千网友。他们都出自“寒门”。
不可否认,他们的事迹之所以能刷屏,和近年来逐渐降低的“寒门出贵子”概率(甚或已呈现稀缺)不无关系。
ps:晏言也出自“寒门”,想就身边已经逆袭的朋友和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谈谈。
一
晏言出自“寒门”,对较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可说较为了解。首先在师资方面,随着一二三线城市竞争力分化加剧以及城市化进程,落后地区原有的优秀老师大多早已离开、去往各线城市。与此同时,学校又难以招聘到优秀的毕业生。更别提学校的硬件条件,与城市相比已然天壤之别。
不可否认,在盛行的“消费升级”、“知识付费”、“月入十万,我还慌得一比”、“中产焦虑”等等之外,我国还有一大批人,他们真实的生活是:用着“飘飘”的洗发水,穿着不超过10元一双的塑料拖鞋且不坏不换,碗筷瓢盆等生活必需品常来自“两元店”,家人(尤其老人)生病了几乎靠熬(也可能熬不过去),父母外出务工,孩子过早承担家务甚至承受照顾家里老人的责任......这些“寒门”,踏实且沉重的生活着。
近日备受争议的拼多多,其平台上的用户量及商品评论,也能从侧面折射出数量巨大的“寒门”及其生活境况。
崔、王两位小同学能考入北大,不可谓不是个人、家族、学校甚至地区之光。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这股拼劲,可说少有人能匹及。考入其他重点和非重点大学的“寒门”学子,都值得衷心祝福和肯定。
他们已经迈出重要的一步,然而,这也只是“寒门”学子漫漫逆袭路的第一步。
二
“寒门”学子入学后,可能面临种种问题,包括普通话口音、英语口语、外在形象、消费观,以及曾经的荣誉(小范围的学霸或天之骄子)都可能给我们带来落差感甚至刺痛,甚至引发自卑。
希望,尽快放下曾经的荣誉,保持高考的那股拼劲。
希望,无论是在名校抑或非名校,如理查德·巴赫所言:“直面你的局限性,毫无疑问它们是你的”,去接受自己的局限性,调整心态。
希望,不束缚于贫穷,去学习、去改变。
三
考入名校,尤其清北复交等名校,对于“寒门”学子,无疑是荣光。但,高考,只是我们人生路的一小段而已,而且在这个时代,其总体重要性已然在逐年降低。更长和更难的路,在高考“成功”及大学四年之后。
吴军先生曾在《硅谷来信》中,分享过火车之父乔治·史蒂芬森的故事。史蒂芬森出身贫寒,十几岁就做了童工,先是通过夜校学习脱离文盲并成为技工,但不多久就陆续遭遇了妻子的早逝和父亲的双眼失明,然而他仍在工作和照料父亲之余,通过机械研究和读书成为技师。到此时,他才有钱送儿子上学,并跟着儿子一起学习。可以说,在四十岁之前,史蒂芬森几乎没过过好日子,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以及在长达几十年的安全灯发明权的不公平之争中,他拼尽全力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其他发明研究,最终成为继瓦特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发明家。由此也可见,逆袭之路之艰辛、困苦和长远。
四
我们所在的世界,无论人脉、财富亦或是智慧,无不呈现幂次分布,科技发展和网络效应又凸显了马太效应。因为资源的稀缺和思维的相对局限,及房子、车子、贷款利息、家庭压力等造成的相对较大的财务重力加速度,“寒门”学子前行之路,断然不会如机场般平坦、宽阔,更不会如丝般顺滑,反而犹如行走在下行的电梯,若付出的努力不够,则必然速度不够快,迟早会回到电梯最低处。与此同时,因为电梯下行速度的存在,如若目标太高,不摆平心态和脚踏实地,也可能时常失望甚至抑郁。
《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斯蒂芬·金通过男主角安迪说:心若是牢笼,处处是牢笼。自由不在外边,而在内心。我们内心深处,都希望改变一些事情,让自己、家人甚至世界更美好。“寒门”学子更需一颗自由之心,才能走向所向往的人生。
“寒门”学子前行之路,十之八九会经历种种困境和不公。面对现实,或许,我们可以:不生产抱怨,我们只做现实的抗争者。
查理芒格开的“让自己生活痛苦的5个处方”,也未尝不可拿来“照镜子、正衣冠”。
让自己生活痛苦的5个处方:
1、要反复无常,不要充满虔诚的做你正在做的事情;
2、不要从古人或者今人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里广泛的吸取知识;
3、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
4、有个乡下人说:“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了,那我将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不要学习这个乡下人的办法,避开逆向思维,会让你过的痛苦;
5、尽可能减少客观性,不要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
希望你我能借鉴查理芒格的这种逆向思维,凡事“反过来想,再反过来想”,保持有效学习,在提升自身硬实力的同时,坚韧不拔,练就强大的内心,形成正反馈机制,以让我们有能力和耐力——确保在“逆袭”路上的平均速度大于电梯下行的速度,慢慢上行。
—The end—
趁着年华尚好,用笔记录所见所闻,用心分享所学所思,惟愿走出半生,归来仍是第三个夏天的少年!
(ID:Thethird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