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今天终于读完了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最初还是听到晓书童解读的其中一节,当时觉得书名挺吸引人的,便点进去听了,听完一节的感受就是要把这本书找来拜读一下,因为太适合我当下的心态了。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个观点是:
做有意思的事情比做有意义的事情更重要。
我们目前社会的价值观还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追寻生命的意义。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意义本身或许也是一种枷锁,像佛教里禅宗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世界运转的很快,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时间也不多,很多时候是被主流的价值观裹挟而去,以至于没能好好想一想这种价值观真的适合我们吗。
千万别定太大的计划
作者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美国有一个叫斯蒂芬.盖斯的人,他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于是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读两页书,每天写50个字。也许在我们看来,这只是他为自己的懒惰随便制定的偷懒理由,可正是这个微不足道的计划,在短短两年后便卓有成效,他练出了理想的体格,读书量是过去的10倍,成为著名的个人成长作家。
斯蒂芬.盖斯的经验是把想要的习惯缩小,直到小的不可能失败为止。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原谅了自己的拖延症,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很容易三分钟热度。目标不是定的越高越好,也不是只有很遥不可及的才叫目标。
安全感不是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而是内心深处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安全感不是从别人身上拿到什么,而是给予这个世界什么。安全感是给予的,而不是索要的。
这些话给我的感觉是当头棒喝,我一直以来都说自己很缺乏安全感,很需要安全感,却没有意识到,安全感是源于自己内心的一种力量。我一直耿耿于怀童年时期缺乏爱与安全感,所以很多事情我都给自己找到了完美的理由,我总觉得世界是不完美的,总觉得自己是被亏欠的,殊不知是自己的这种思维模式导致自己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是只有自己能给自己的。并不是在幸福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才会温柔坚定,悬崖峭壁上开出的花往往更绚烂夺目。
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这就是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
这个观点我在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视频里也看到过,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认为事情会如何发展,事情果真就按照我们所想的去发展,这与墨菲定律也是异曲同工。我在生活中已经多次体会到这个道理了,只是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引以为戒,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受害者生活在让自己舒服的状态里,却失去了掌控生活的机会和可能性;掌控者则需要面临一些压力和没面子,却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受害者思维也是一个我很容易陷进去的思维误区,总是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和解释,试图证明不是自己的问题造成的,都是别人的原因,不管怎样,人都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但如果始终都用一种受害者思维来处理问题,那很难有什么成长和进步。
如果你只有确定一定会中奖才去买彩票,上帝也帮不到你!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只有确定了一个所谓的终身事业才开始投入,你永远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尝试总是冒险的,而不尝试是最大的冒险。
这段话对于今年第二次裸辞的我来说是一种警醒,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可是又按照世俗的标准把自己框死了,这样怎么能够得到快乐呢?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不做,只是每天不停地刷视频,让碎片化的信息占据了我的生活,却不去尝试一种新的可能,这是对生命的浪费与辜负。行动与思考,缺一不可。作者给出的建议是:用前37%的时间找到基准线,然后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他真的是自己曾经遇到过这些问题,所以希望我们不要重蹈覆辙,人生啊,还是要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自己去亲身经历,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照本宣科与充耳不闻都是不可取的。
看一个人觉得自己缺少什么,你看他不断强调什么就好了。
这段话让我开始思考我内心缺乏的是什么,思绪杂乱,最终内心的一个声音告诉我,我缺乏应对别人恶意的能力。这也与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我很容易把别人微小的举动理解为恶意,但又深陷受害者思维模式,从而内心烦闷。这一点我正在努力去改正,希望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的时候,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成为“等死模式”。
如果你真的决定了,那么就认认真真地开始吧。正如特雷莎修女所言,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上帝只需要你尝试。
说实话,我总是不把自己逼上绝路就没有开始尝试的勇气,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其实说白了,真正迈出那一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享受在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风景就足够了,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对错的体验过程,无论结果怎样,在过程中已经有收获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坏的开始是成功的三分之一。二十多岁的年纪,尽管去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