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择:活次序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很多人认为只有在面临大事情的时候,才更需要花心思作出明智的选择,但是,生命中的大事件又有多少呢?
生活更多的是由无数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琐碎而细小的事件构成,所以我认为,生活的意义更多的是从正确对待这些小事件的行为中产生的。
在生命的每个转折关头,大事件当然在决定人生的下个阶段的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依然不能决定大事件成功后人就能一劳永逸地生活着。
比如说,哪怕你在高考这个关头成功地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也不能保证你在大学期间能够成功地度过生命中重要的四年。
假如你在领取了录取通知书并踏入大学的校园之后,不好好地走好每一步,那么,成功地考上了大学这个大事件也会逐渐地褪去其光芒。
那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而细小的事件如何对我们个人产生影响呢?
也许我的论述不够严谨,或是哪怕严谨也不能普遍化,但是我觉得这起码对我个人的生活是有影响的。
谈到选择,也许大家通常想到的是在两个或多个方案之间的选择,这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我这里想要说的是事件安排次序上的选择。
今晚下班后,回到家里已经八点四十多了。我本来的计划是先在沙发上坐一会儿,然后到九点整去洗澡。
回来第一件事是洗澡。这是我原本的选择,跟往常不一样的选择,平时比较拖拉,因为忙完一天感觉比较累,所以总爱先往沙发一坐,然后坐着坐着就到十一点了。
累是事实,但是拖拉的习惯不会因为累就成为合理的。而我想追求的是生活的合理化,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毕竟每个人都有生活,这毫无疑问,可是并非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和折腾的原因。
我的想法是,生活是一个系统,哪怕是在我下班回来到我去睡觉前的这段时间也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各个事件构成,谁也无法否认哪怕是下班回来还是有一些事情要做的,比如说洗澡、刷牙、洗衣服,如果你还有安排,可能还会有阅读、运动等等。
之所以要把洗澡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能够对这个系统产生全面的影响,它关系到整个系统和系统其他事件的质量。
首先,如果一回来就马上洗澡。那么,拖拉的习惯就马上被改掉了一大半。另外,一般而言,它不会影响后续事件的完成,反而是能够促进后续事件的完成。
其次,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说身心不疲累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回来就洗澡,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疲累,身体会更加的舒适,精神状态也会更好。
最后,一回来就洗澡总比到了十二点甚至更晚再洗澡的好,因为洗澡之前的状态肯定好不到哪里,这几个时间也将被浑浑噩噩地度过。
当然,还会有其他一些好处。限于时间和精力,不做过多的讨论。另外,我讨论的是洗澡这一小事件,只是作为我生活的一个例子。我认为,在其他的生活系统中,也是有一个类似于这样的小事件的,而它的意义的确非凡。
尽管今晚的计划还是没有被执行,但不意味着这个选择不是更好的选择。
今晚的计划是被另一个想法给破坏掉的。昨晚做了150个俯卧撑,今天胸部和两手臂酸痛得不行,本来想隔一两天再做。但是,躺在沙发上迟迟不肯去洗澡又感到有些堕落,再说,不就是小小的酸痛嘛,什么时候变得那么矫情了。所以,咬咬牙,完成了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运动量,200个俯卧撑(4×50)。这不,最后不完成了,也屁事没有啊。
想一想,有时候还是特别喜欢跟自己较劲的。累不算什么,疼也不算什么,能迎累而上迎疼而上,也许生活才有那么一点点看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