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灰糉~粽粑之溯源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在地美饍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6946/32e650db1979989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6946/214c931174ef8387.jpg)
#灰糉#之源
10年前應邀去貴州辦活動
從此愛上了那方水土和獨特的風情風俗
當然,更少不了風味的印記
絲娃娃~酸湯魚~糟辣子~蕨粑~折耳根等
近三年來,最念的還是貴州灰粽
近乎鬼魅的黑,讓人神迷
是怎樣的智慧?
當地先民能想到以稻桿灰以糉?
又是怎樣的不可思議的
一身幽黑的糯米,經水火交融後,糯而不膩,綿香而不失勁道,清新清爽。
一切恰恰好~
更恰恰好的是魂迷夢繞的鬼魅之黑
經楊小姐豪氣相助
終於得嘗所願~
於是今個端午
灰糉落地野美居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6946/b9a1862d80e543b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6946/1d05246141109af1.jpg)
#菌香灰粑粽#是野美居給粽子起的名字
也就貴州人說的灰糉。
廣西人稱之糉粑,
按廣西傳統的習俗來說,只在過年時吃這款糉。而端午時節吃的是涼糉~也就是堿水糉
兩地同一飲食智慧
不知是否是同族的遷徙?
去年清明時採風廣西那坡黑衣壯
一身傳統黑衣服飾和以黑灰入糉當中的關鍵是什麼?
黑~從著裝到飲食里的黑元素
~是否代表族人心目中的神聖和神秘?
若是,那又有什麼樣的傳說?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深深的驚歎和敬佩各地飲食之高深
探源~傳承~承而創之
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推動力
此次灰糉落地野美居
深信是港人端午糉史上又一里程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