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9

2022-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做个会思考的老师

摘录:

引导学生“经历”法则建构的过程,不是单通道的,而是多通道的。

反思: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多元互动,多层次理解、多维度感知的过程,教学中设计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触摸知识的核心,多渠道去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形成对知识全方位、立体式的感知和理解。

运算法则的建构,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灌输,而是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法则探索和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并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释这样算的道理(理解算理)。而对算理的解释,则需要从“运算意义”“运算背景”等方面去寻找相关支撑的理由。

因此,设计“立体”建构运算法则的数学活动,一般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要点:

(一)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基于“形式探究”的规则创造过程,体会规则创造的意义与价值。

运算规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充满着思考力的体现。引导学生经历规则“探究”的过程,感受规则创造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对于运算形式,最熟悉不过的应该就是“竖式”了,竖式作为笔算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除了表达相应的运算算理之外,还反映了不同运算的运算特点,体现这人类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而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竖式时,对于竖式的书写形式还是有很多的疑惑的。比如:竖式应该怎样写?(小数乘法中,究竟是相同数位对齐,还是末位对齐?)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为什么是末位对齐?)竖式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口算是从高位算起,竖式计算为什么要从低位算起?)对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竖式书写形式的形成过程,在优化竖式的过程中,感受竖式书写的优点,理解竖式计算的便捷,深化对算理的理解,从而掌握竖式运算的法则。

然而,在这些竖式中,最为有趣的是“除法运算”的规则。首先,除法竖式不是常规的“叠加式”,它的结果是写在上面的,过程是写在下面的,而且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分层”。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认识。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探究,感悟竖式的书写形式,理解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明晰每一步计算的道理,这样的探究,不仅是算理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竖式形式探究的过程。

(二)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基于“运算意义”的法则理解过程,体会规则形成的算理背景。

在运算法则的学习中,算法属于技能知识。操作技能的习得是可以通过形式模仿完成的。然而形式模仿的基本原理是识记,且更多是机械识记,显然这不是小学数学技能教学的终极目标。事实上,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运算法则的形成或归纳都是有相应的运算意义做支撑的,运算法则与运算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引导学生经历借助“运算意义”理解规则的过程,同样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学习过程。

反思:

对这段话的理解,我想到了分数乘法分计算法则。在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时,教材一般是按照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然而这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最终都统一成了:用分子乘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乘分母的积做分母。其实这样的计算方法,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通过其他的渠道已经学会,其他没有学过的同学在别人的演示下也能照猫画虎地做出来,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课堂该教什么?怎样教?就成了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实怎样教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如果我们只追求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那么这部分内容教起来就简单得多,方法学会后布置大量的巩固练习,当然也能达到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的目的,但正如上文所说,这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技能教学的终极目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借助数学知识(包括技能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

那么,关于分数乘法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运算意义”的理解,来探究形成“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以2/5×3为例,学生会计算2×3=6,分母不变,结果就是6/5.如前所说,不追究程序背后所蕴含的运算意义的过程,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记忆,数学思考的价值不大。而当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只需要分子乘整数,而分母却不变?2×3表示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其教学的价值则显得完全不同了。

通过思考、交流,学生能够发现:2/5×3表示3个2/5相加,即:2/5+2/5+2/5,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这个算式可以写成2+2+2/5,进而转化为2×3/5,而2/5里面有2个1/5,2×3表示的就是6个1/5,因此计算的结果就是6/5。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过程中,学生说理时有“乘法意义”、“计数单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等知识点作为支撑。这是促使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的必要过程。同时,学生在分析时,也会借助数形结合来说明自己的计算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起“立体”的数学。因此,在这个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算法背后所蕴藏的运算意义和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转化),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指向于掌握计算法则,更多的是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帮助学生找到理解“分数乘整数”算法支点的同时,沟通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促其形成系统、整体的知识结构。

同样,对于一个数乘分数的教学,也是如此:

以2/5×3/4为例,其算法的形成,必须建立在运算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此算式表示2/5的3/4是多少,即把2/5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的数。而2/5又表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2份的数。基于这样的意义可知,计算的结果是需要将单位“1”平均分成4×5份,取了其中的2×3份,所以结果应该是6/20,这里的6份和20份都是基于原来的单位“1”来讲的,这样的过程在课堂上可以借助折纸、画图等方式来理解。

可以看出,无论是分数乘整数还是分数乘分数,学生在探索计算法则的过程中,需要调动相关的数学知识、经验来解释说明计算的道理,需要借助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显然这已经不仅仅承载了知识技能的教学,更是承载着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基于“规则运用”的合理变化过程,体会规则使用的再创造。

一般而言,某种运算的法则是针对某种运算的普适性的规定,“掌握”法则即可以理解为获取了解决这一种运算的基本能力。也就是我们理解的运算技能,技能是一种技术方法的基本能力,技巧则为一种技能基础上的巧用、妙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技巧不掌握,不会影响到问题的解决。有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经历从“技能”到“技巧”的发展过程,体会规则使用的再创造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