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细珠的一生
62岁的细珠,是桃花巷所有人口中的呆子、弱智,喜欢跟人吵架,处处与人作对,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对世界也充满了怨怼与愤懑。
细珠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排行倒数第二的她,从小就因为秃头和不识数,而受到家人的轻视、街坊的欺凌,大家都说她是呆子、傻子。
她期待拥有和嫂子、姐姐们一样的爱情,却被父母和大嫂以嫁出去会受人欺负为由,愣是把她留在家中,这一蹉跎,就蹉跎成了一个老姑娘,年逾花甲,依然是孤家寡人一个。
父母不让她嫁人,说担心她会受到婆家的欺凌,大嫂不让她嫁人,说她可以养细珠一辈子。
于是,细珠成为了一家十余口人的“佣人”,每天不是围在灶台上打转,就是在不停地浆洗永远也洗不完的衣服,或是帮着大嫂带孩子。
细珠为金家这个大家庭,为父母,为兄嫂,为侄子侄女付出了半生的心血,父母和兄嫂相继去世后,她却被自己亲手带大的侄子扔在了桃花巷的大宅里,每天只能与她拣来的猫狗作伴,与花草为戏,与邻居几个老太太一起结伴捡破烂。
在长期的孤寂与被家人忽略的情势下,细珠和比她小了几十岁的于春兰走得越来越近,两个人经常一起分享自己的心事与小秘密,更在一起买猪头肉酱肘子,没有节制地大吃特吃。
然而,好景不长,被人们形容为呆子的于春兰被她的罗锅母亲强行送到了县城的精神病医院,这一下,细珠失去了一个可以与她交心的人,在与街坊邻居的各种磕磕碰碰中,她更加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从没走出过桃花巷的细珠,一个人起大早去排队拿免费的鸡蛋,却也因为拿鸡蛋走错了路,把自己给走丢了……
人误会了自己,也错过了人生。
人生遗憾,不是你错过了最好的人,而是你错过了,那个最最想要对你好的人。
如顾城《错过》:“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
想对细珠说:
细珠啊,你落寞你孤独,你渴望被理解被看见;
细珠啊,你良善你坚强,所有苦痛怨伤自己扛;
细珠啊,你乐观你坚定,你面朝春天一路向前;
细珠啊,你敏感你心细,你懂他所有喜怒哀伤;
细珠啊,你体谅你悲悯,不拆穿不追问不打扰;
细珠啊,你克制你掩藏,你把心事用淡漠掩埋;
细珠啊,你这一路走来,碎碎念让人心疼怜惜;
细珠啊,你四十多年后,眼角泪花终明了心意;
细珠啊,你不要太悲伤,真情拥有过好过没有;
细珠啊,你照顾好自己,过好余生修个好来世!
她遇见了故意不告诉她回家路的小孩;
她遇见了好心收留她过夜的农村大婶;
她遇见了想要欺辱她,但最后却又对她伸出援手的乞丐;
她遇见了她年轻时白月光的老年版;
她遇见了从各个省份被收留救助的流浪汉;
她遇见了比自己过得更艰辛,更穷苦的人们,于是她便弱化了自己的苦难。
她天性善良地认为,有比自己生活得更苦的人,她就不应该再有过多的抱怨。
她在一个月的流浪中撕开了茧房的口子,又在即将回家的时候将这个口子亲手缝合。
62岁的她,终究是再次走回了那个她一辈子也没有走出的桃花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