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每天坚持读书,收获了什么

2023-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琳隆

网上有人问:你空闲的时候读书吗?看到这句话的我回道:不是空闲才读书,而是每天都会抽时间读上30-60分钟的书,甚至更久。

那肯定有人又会说了,读了那么多书,你收获到了什么呢?读书是各人的喜好,有些人读书是为了一种情怀,有些人读书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读,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方法不同,当然收获也会不同。

读书没有收获那肯定是假的,多少都会有一些收获。收获在哪里?就我自己而言,有以下几点。

1、学习新知

在我过去读过的书里,有些是致用的书,一部分是我有针对性地读。

比如我在读书时,想要怎样记笔记,于是就读了《麦肯锡笔记术》、《子弹笔记》、《卡片式笔记写作法》、《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等。给我在记笔记上提供了新知。

因为,我在以前读书时是不做任何笔记的。那时阅读的书没做笔记,留在脑子的东西和知识是少之又少,也有很多忘记了的地方。

后来开始做笔记,但也是很随心的,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而且因为记得还很乱,需要进再去找时,又费时费力,浪费时间不说,关键还没有多少效果。

当读过一些关于笔记方法的书以后,我马上对过去笔记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小调整。以前读书时遇到好的段落就照原句摘抄下来,现在如果一些段落需要记录,我会用自己的话述记下来,在段落里找关键词,然后在后面写下在书中的页码。

还有,原来读书记笔记是简单的,单一的,就是抄下来。现在的方法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然后做一份思维导图,最后还会输也一篇相关文章。这样看起来自己做的比得多,也累人,但是起到的效果是以前不能比拟的。

2、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自从自己立下日更公主号以来,每天都进行写作,素材就成了每天的必须品。积累素材途径是多方面的。

阅读是其中的一种,因我自己很少看电影电视,也很少出门,所以写作中的很多素材就从平日里读的书得来。

当读到某一本书里的一句话,对我有触动,或对这句话有一些看法时,我就会把那句话记下来,然后再围绕这句话来展开写一篇文章,不管长短,总之是对这句话的有看法,想把它表达出来。

再有就是,我在读到书里的某个情节,有时候就想到自己原来也是这样的。比如我在读李笑来老师学打字那个情节时,就想到自己在学电脑时也是有相似之处,于是第二天就把这个点写成了一篇文章。

还有一点就是,读到书里故事时,因为每个人读的点不同,可能你看到的是A面,那我有可能就看了B面和C面,为了把我看到的点付诸于文字,也会把它们当成素材写进文章里。

我在读《平凡的世界》时,除了读出孙少安,孙少平兄弟自强与自立之外,还看到了不门当户对的婚姻注定不会在一起的结局。所以后来也把它写成了一篇文。

在这些读过的书里,我找到了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当初我日更遇到瓶颈期时就是靠每天读书走出来的。

3、 打开眼界,从多角度看待事物的本质

《教父》里有句话:花半分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这句话影响过很多的人。

怎样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事物的本质,除了有很丰富的人生阅历外,那就是多读书多思考,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你读书多了,别人能看一点,你能看两点,当别人能看到两点时,你就能看到三点甚至还能看到点与点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读书收获不同的知识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记得有好几次我们和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一起出游时,当我们在聊某个话题时,我总是能回答上来。

同行的一个同伴问我,为什么他们谈论的问题你都能回答得出来,而且有些知识他们也不知道。我说因为我喜欢读书,是读书让我懂得了这么多,同时还可以通过读书了解到外面很多的知识。

因为自己喜欢读书,了解兴许比不读书的人稍微多一点,叔叔给我取了一个外号“万精油”,还有朋友说我是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当然这个有些夸张说法。

但不得不承认,因为读书给我带来的改变和收获是不言而预的。

4、 结语

读书不是因有空闲才读,而是可以在每天里抽出一点时间或挤出一些时间来阅读。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观花,所获甚微。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忙时多挣钱,闲时多读书。读书,无论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起点高与低,只要你相读,什么时候都不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