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感概
今天聊个写文章的话题。
近期读了几个年轻人的文章,颇有感触。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女生,学习很好,只是文章缺乏逻辑性,用词也也算丰富,只是过于感性,或许适合写散文,但论文却很难写好。学文科的人大多如此。
我也不是个逻辑性很好的人,写些小文章还凑合,大笔头的东西就露怯了,胡乱堆砌,难得器型。
之前迷信天蝎座天生的逻辑性。我身边有很多天蝎座的人,每遇到都生怕自己的不藏事会被掀个底掉,感觉他们凭逻辑一步一步深入人心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写文章也是,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其实写作是有方法的,并非是天蝎座的本事。
写文章无非是先搭骨再填肉,大纲列出来,逻辑就清晰了很多,填内容的时候便是考校积累和查询资料、编辑资料的能力了。但仍有人不明所以,想必是小学语文的基本功就没打好。
小学、初中语文学得好的人,通常写作都没什么大问题,文字的基本逻辑已经奠定了基础,剩下的就是眼界和知识储备。所以,但凡是小学、初中语文没打好基础的,文章通常很难写明白。
这就让我想起了教育的问题,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珠心算、加减乘除,就如之前特别火的那条短视频,一个女孩边哭边背三五十五,却怎么也背不下来。其实不是孩子智力有问题,而是家长智力有问题。学校二年级才开始学乘法,却让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强行先学,这不就是拔苗助长吗?拔的是什么苗?便是爱学习的苗。这样的孩子上了小学或许还好一些,但进入青春期很难不叛逆,那颗拒绝学习的种子早早的就埋下了,只等着枝干强硬便要挣脱束缚。
这跟写文章有什么关系?不爱学习的孩子通常不爱看书,不看书又怎么能积累写文章的本事?抢跑是犯规的,可是很多家长都在抢,孩子没输在起跑线上,往往输在了冲刺的赛道上。
我一直觉得,读书比做题更适合早教,小学一年的数学考的不是算术,而是识字量,题不难,难的是读懂算题的要求。所以,所有学科的起源的都源于语文。
最近看了一些年轻人写的论文,才生出了这许多感慨,胡乱评论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