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520亲子成长迹亲子教育

自尊公式&社交促动|520亲子成长迹

2019-06-08  本文已影响6人  宇非门

自尊的公式是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的教育方式方法的第二篇文,第一篇是不断创造获得掌控的机会,有兴趣的也可以查阅。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教授的观点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帮助孩子塑造乐观自信上忽视了的关键地方:

不断为孩子创造获得掌控的新机会

避免过度保护

消除痛苦就可以幸福了吗?避免悲伤就可以积极了吗?

自尊的公式(感觉满意VS表现满意)

除了鼓励,批评也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乐观

积极心理学里提到,自尊=感觉满意+表现满意

跆拳道训练一段时间后就有一次考级,Q很认真也很担心地准备,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考试,因为之前也没有给他做什么特别的培训,也因为自认提倡快乐教育,没给他定过什么目标要求或规划,因为AS的记忆是很强的,所以他动作记得很熟练,考试那天打的也非常好,加上跆拳道初级基本也是可以轻松通过的,所以他得到了过级的肯定,后来老师也进行了绶带仪式。我想强调和说明的是,那一次Q的心情很好,能感觉到他小小的心灵有大大的满足,仿佛在说“我做到了,我可以。”,从那开始,他也说他对跆拳道不害怕了。我借着这个感受同时鼓励了他对于其余训练的信心,比如游泳、托球、跳绳、颠球。

就这样,因为跆拳道的考级过程让Q有了一次真实的体验,开启了Q付出努力,继而达成的效能感,他在面对别的恐惧和困难时,也更多了一份勇气。

同时,在跆拳道过级考试中,我也看到了当我们有目标有要求,而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时,他自身收获的感受,比我们夸他一百句“你真棒啊,你好厉害。”,或者安慰他“没关系没关系,这个做不来,我们就弄别的。”,要有力量很多,一个真正积极乐观的孩子不只有感觉满意,他必须通过表现满意达到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的建立

从那之后,我开始在Q学习和训练的每一件事情上做规划,有目标,并且要求他必须达到,而后,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好,越来越不逃避他需要面对的恐惧和困难。当然还是经常有害怕担心耍赖的,但是调试还是快多了,我发现定目标的好处就是,每次都可以有很具体客观的事情来肯定他,同时有真实的体验去强化和说明他可以对自己有信心。当我们把目标拆得很小又每天坚持做到时,我发现每一天都有肯定和表扬的声音给到Q,他也看到了自己是可以完成目标的,对于训练目标也越来越有可控感。

从跆拳道这件事情,我认识到了对孩子有要求有目标,是一件真正可以创造机会每天表扬他的事情,也是一件可以真正塑造他意志和勇气以及自信的事情。因为自尊的公式,除了运用鼓励、共情,父母的正面态度让孩子达到感觉满意还有一部分是孩子真实地看见自己的行为达成,这就是目标的意义,我们并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是为了让孩子亲眼看见体会到这种可控感,当父母明白了目标的意义时,会更加有智慧有依据去拆解目标,拆解到足够了解孩子的能力去计划和鼓励,同时,我们通过记录下来,比如:今天目标跳绳10下,完成,第二天跳绳目标11下,完成。在这种小步提高,小步达成中,孩子对于自己的目标达成是越来越有信心的,也会能够承担起这样一个过程。在漫长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定下一个目标就马上可以做到,比如说连续跳绳100下,而是一天哪怕只增加一个,从10个到11个,11个到13个,这样下去我有能力最终达成,宠辱不惊。

我的反思是,Q从小就是一个不善于观察模仿他人,也完全不擅长手工和运动(这也是ASD较为普遍的状态,但并不绝对),所以他在整个幼儿园期间对于自我的怀疑度是很大的,因为幼儿园的大多活动都是画画、手工、跳舞、做操、拍球、跳绳等,而我,由于想顺应天性,由于不想给他压力,基本都是在鼓励和安慰他,什么“你已经做的很好啦。”,什么“没关系没关系,虽然你的画一般般,但是你很会唱歌啊,做不到就算了,没关系的。”,然并卯,这对于他的自尊自信建设却真的是毫无意义,当我去年从跆拳道这件事情里面汲取了一些感受,同时阅读了积极心理学的书之后,我开始转向做任何事情都设定目标,拍球从只能拍5个开始,到第二天目标6个,第三天目标7个,颠球同上(从只能用球拍颠一个球到可以颠两个,到可以颠三个,达到就是完成,达到就夸赞),阅读同上(妈妈读10分钟你自己读1分钟,到妈妈读10分钟你自己读2分钟,到妈妈读10分钟你自己读3分钟)。在这个每天都能够通过自己的付出去达成的过程中,Q的自尊感越来越强了,他开始不那么沮丧和消极地对待很多事情。其实也是可以迁移到ASD的终极障碍,社交里面的,以前他会说我没有好朋友,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和我做朋友,现在他会说,像Y、W、H就是我的好朋友,我也是有朋友的。

这本身就是积极心理学的意义,一个人变得积极与否,是从他如何归因,如何面对和思考同样一个境遇开始体现的

社交情况:

Q有一天和我说:“今天我主动分享了哦,我把橡皮筋给G,约定好了是我借给她的,明天她要还给我。然后G也借了一个东西给我,也和我约好明天还给她。”这么良好的互动,我听了非常开心。

接着他又说:“今天我还站起来时又碰到了顾,顾很生气,我和他说了,对不起,我站起来时书包不小心撞到你了。”顾说:“没关系没关系。”

我把Q抱起来转了几圈,有一次成功体验真的太好了,上周他还只能和我说,有哪些同学因为他不小心碰了一下别人,别人就用头撞他,用胳膊撞他,他觉得好痛。也不敢说出来。这次竟然勇敢得表达了,而且还收到了好的反馈。我马上也给了他大大的鼓励。

社交困难及思考:

周四的时候,晚托班老师和我联系,说前天Q在晚托班,因为别的小朋友不听他的,他就崩溃了,哇哇地哭了很长时间,后来也不肯参加集体活动,情绪很低落,自己一个人闷着画线条。

我没有直接问Q,和往常一样例行问他,你今天有什么最开心的事吗?有没有最不开心的事情呢?

Q一如既往地说,没有。

然后我说,“啊,看来你今天很平静。你知道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觉得什么最开心,什么时候觉得最不开心吗?”

Q表示有兴趣。

我说:“嗯,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时呢,觉得很开心,不管我回答得正确还是不正确,那个感觉我觉得都还挺棒的,你要不要试试。”(因为Q基本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是想借此鼓励一下他。)

“那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觉得最不开心的事情呢,就是有的时候啊,我发现我说的话,其余人都不听,我要她们安静,她们笑嘻嘻的,闹哄哄的,我说一个东西给她们听啊,她们都跑一边玩去了。”(晚托班老师反映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形)

子的眼神有点变化,他说:“真的吗?其他小朋友都不听你的吗?”

“嗯,是啊,妈妈那个时候觉得好伤心,当我第一次遇到时我就哭了,也很生气,因为我觉得她们不是我的朋友,她们很过分,不遵守规则,也不听我说。后来啊,妈妈又一次遇到了,我也觉得生气和伤心,但是后来啊,我想到了虽然某某今天不听我说,但是昨天她还分了好吃吃给我吃,其实她也是很好的一个伙伴,她也很喜欢我的,还有谁谁谁啊,之前还和我一起唱歌了,我觉得也很舒服,和她一起也有开心的时候,再后来呢,我发现她们不听我讲时,我也会看看她们在玩什么呢?她们在做什么呢?我可不可以主动去和她们一起玩呢?我就觉得呀,心里舒服多了。”

讲到这里,我后面也就没有说了,Q不提问,我就不打算继续。他稍微有那么一点点若有所思,但是至于他听没听进去,可以理解多少,其实我不知道,我也并不强求。

对于AS儿童,对于NT儿童也一样,我们采用不说教他们,不直接问他们发生什么了,要如何如何想,怎么怎么做,搞得自己紧张兮兮,孩子们也会担心是不是自己没做好,是不是又要被妈妈教育了。我们可以假装举例自己小时候,表达和他有一样的感受(共情),再把我们想教给孩子的认知想法做法通过我们自己是如何做的透露给他。孩子的情绪、聆听和接受度会比直接说他和讲道理要好

作为家长,只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去平静地讲述一个同样会发生在妈妈身上和很多人身上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并不抱持通过这个故事就希望ASD孩子能明白,就能够做到这些的目的性期望,而是慢慢地慢慢地去影响孩子们。我也和Q爷爷一样想过,孩子是否觉得委屈,在集体中待得不开心,还不如接回来,后来我觉得,其实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就一定是我们看到和我们以为的那样吗,你觉得他在这个集体里不融入,受到委屈,他的心里真的是这样觉得吗?其实还不可知,我们仍然只能通过不做假设和判定的态度去多多聆听孩子的表达,多和他建立沟通,才能获知他的真实感受,可以询问和了解,可以倾听和观察,但不需要替他做不要去晚托班的决定。

而且,Q就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和同龄孩子交流,玩耍的社交障碍,多一些这样的场景和体验,对他而言就多一次认知,对我而言就多一次可以引导他的机会,我们不用去回避这些场景和Q的感受,可以去多多疏导他的情绪,同时引导他还可以怎么去理解,怎么去面对。

我想起有一次周五的集体活动,我担心他不适应集体,也没有兴趣,加上动手力极差,本来不想参加那次手工活动的,但是后来还是参加了,我去接他时,Q确实没有在好好参与,基本没动,也不拿工具也不做,表情冷漠,一副完全没有听老师讲的样子,别的孩子大都是观察着老师的动作,表情好奇,眼睛带光,跟着老师的思路和话语走,举手回答,我看到Q站在角落,啥也没有参与。心里有那么一丝丝凉,过去帮助他把最后的一点步骤完工了,就回家了。

可是后来我发现,过了几天,他和我做了一个比喻,就是那天集体手工活动里老师讲到的一个比喻,其实他是听进去了的,他还和我说,“妈妈,是不是再过一个星期,我做的葡萄酒就好了,我就可以喝了。”(那天的手工是自制葡萄酒)

我发现他比我想象中要在意那个活动,要喜欢他的活动。我猛然意识到,我不能再以我看到的去定义他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我觉得他不喜欢,他未必不喜欢。只是他也许就是这么个模式,表情冷漠,不跟老师,不善于表现出兴奋与配合,但并不是他不想参加这个活动,他不喜欢这个作品。

也许我们,可以更加相信一个AS宝宝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欢迎大家关注“守护阿斯伯格”公众号

附:阿斯伯格开学记

不适应学业打嗝现象的应对|阿斯开学第三周

阿斯的情绪问题应对操练

初入学后的学习困难和对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