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朋友圈后查看多少回?
日常生活中,处处皆有心理。心理学的魅力之处在于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甚至没有人的地方也存在着心理,因为会有人留下的痕迹。就像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痕迹、心理画像。
有人开玩笑说,与人约会时,总是提前到的是焦虑症;总是卡着点到的是强迫症;总是迟到的是拖延症。虽说有过度分析之嫌疑,却也有几分道理。
互联网自媒体的出现,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展示的机会。从博客、微博,直到最近一年火得不行的短视频,让一个普通大众都能像公众人物一样展示自己。
你发朋友圈后查看多少回?有展示就会有反馈,展示者展示什么、怎么显示、展示后的期待能反映展示者的人格特点。反馈者是否反馈、反馈什么也同样会反映他的人格特点。
首先说说发朋友圈之类的展示行为。展示背后的一个突出心理诉求就是渴盼被看见,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个情结,只是不同人格特点的人对这方面的诉求程度不一而已。一个人倘若不被看见,内心的各种情绪都有可能上来,失望、愤怒、难过、生气林林总总。最近有个朋友马上要出一本书,书名就是《看见才是爱》,我觉得挺有味道的一个名字。家庭主妇最容易吐槽的一句话就是,家里的活琐碎,做了再多也觉不出来。背后其实就是渴盼被看见,打扫卫生一上午,习以为常的家人就会司空见惯,视若不见,这就会让打扫者失落沮丧。其实不用多,家人只要说,哇!这家收拾一下就是让人舒服!我喜欢!打扫者一定会心花怒放!说不定,过不了几天又打了一针见血般地忙碌起来。倘若能说一声,谢谢!辛苦了!那就更好了!做饭的人也是这样,就喜欢听到别人说好吃,一句“好吃!”足以让他心满意足了。最可怕的是,有些家人是相亲相杀,好吃的时候,从来不表达。有一次做饭者多放了一点盐,他就嚷嚷不好吃,刀刀见血啊!
其次说说发朋友圈之后的查看行为。我以为这世界上,发了朋友圈再也不查看点赞评论的人是不存在的。倘若不期待被看见、不愿意被围观,那又何必发朋友圈呢?只要买个带锁的笔记本就好了。细思恐极,我在简书发文章是不是中了“反馈”的招?我自己就像一只心理学家笼子里的“小白鼠”,因为偶然碰到了杠杆,食物滚进来了。搞得我最近老是碰杠杆(写文章)。查看反馈的频次多少能反映一个人的场的独立性,场的独立性强的人,查看的频次相对会少一点,因为他倾向自娱自乐,即便没有反馈,他也会继续下去。而场的独立性差的人,查看反馈的频次会高一些,因为他渴盼从他人那里看到自己、确认自己。
最后说一句,我也就一俗人,倘若你能点赞我的文章,我也会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