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随笔

责恶勿太严,教善勿太高

2022-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静不是静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指责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诲别人做善事不要希望太高,要考虑别人是否愿意听从。

为人处世要把握分寸,恰到好处。从批评对象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效果出发,来掌握批评的分寸、教人从善的要求和标准。指责他人的过失要看对象。如果对方自尊心强、性格内向,就点到为止,。不宜言辞过激,引起反感。如果对方漫不经心,不以为然,就要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予以警戒。同时,劝人向善,要求也不宜过高,应当让他容易做到。

儒家讲究“恕道”,就是宽恕和原谅。人的秉性不同,阅历各异,无论批评还是指责,都不能强求一致,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儒家认为,圣贤之道就是律己要严,待人以宽,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宽容。这种恕道是一种气量风度,也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智慧。

这让我想到这几个字“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可是曾几何现在的人为了自己利益早忘记了这些宽厚待人的大道,总是想方设法歪曲事实,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正阳读《菜根谭》


天气凉了,才得以静心读书,转眼夏天就过去的。

春去秋来,四季轮回,这一年在日复一日中悄然流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