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重温经典《Gone with the wind—飘》

2013-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临江先生

相信很多人看过电影《乱世佳人》,也有不少人读过中文译本《飘》,但阅读过英文原版的“Gone with the wind”的朋友应该不多。坦白讲,就算在英语专业毕业的,通过所谓英语八级的人群中,亲密接触过这本英文原著的也只有10-20%左右。

那么,各位,聆听过“Gone with the wind”有声书的人就更少了,大概只有上述人群中的1-2%

这样金字塔型的人群分布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学英语的人太多,学好英语的人不多,用好英语的人就更少了!

我写的是关于一本书的重温,点的是回归英语经典的倡议!

为什么?

一个点可以折射一个面。在英语教育如火如荼的当下,还是有多少人受到单词、语法的蛊惑、折磨而挣扎、幻想!所谓的英语好,试问,你能流畅的看一段英语的新闻吗,哪怕是CCTV-9的也算!未曾亲近过哺育英语文化的土壤,未曾从英语文化的源头筑基,一心想着商务英语、外贸英语、金融英语、计算机英语,那群魔乱舞幻象般的现实主义有没有真正解决过问题?当你愿意花上3-5万的真金白银去报一个VIP班的时候,你获得的或许是虚假的保险。对你来说,也许是否学有成效已经不重要了,你离真正的英语也渐行渐远......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为科技英语、环保英语、财经英语、投资英语等领域做同声翻译的几乎没有有从科技英语、环保英语、财经英语、投资英语等专业出身的,他们唯一的共同的专业背景就是英语。那什么这什么的英语不过是英语这棵大树上的分支而已。

聊起《飘》给人以文学名著的印象,阳春白雪般的隔离,甚至理想主义式的嘲弄。如果你单就文字来讲文学来看,关于“文”的种种是没有商业气质的,和当下的股市、地产、上市根本风马牛不相及。但倘若你换一个角度,这些骚人墨客、酸儒臭学聊以生计的东东却和两样东西紧密相连,那就是人和社会!

用西方科学的解剖刀去分析,就是人性心理和社会科学!

如此,“Gone with the wind”就是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卷“清明上河图”。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莘莘学子学好了数理化,却拙于谈情说爱;取得了优异成绩,却在若干年后被当年的“差生”逆袭;在学业上风光后,在职业、事业上萎靡不振!这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真的是一个好学生,但这并不足以让你在社会上立足,在人生道路上前行。到那时,你也只有“just find a place to stand, not to understand!”

在与异性的交往上,在婚姻的选择上,在职业的规划上,在事业的坚定上,老师没有教你,学校没有教你,你只有自学了,各位,在人生最最重要的方面,你是自学的,有的自学成才了,有的走火入魔了,有的走着走着就消失了。

学校教你做教你work,没有教你如何做人什么是society!

这里我要推荐本书,《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A Ph.D is not enough!)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个美国市场经济下的物理科学家,与你分享如何找到教育梦幻和现实需求的突破口,真是字字珠玑,谆谆之语啊!

《飘》中Scarlett对书本并不钟情,中途也辍学了,但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她无异是个优等生。从前的娇生惯养,在战争、斗争、奋争中褪去浮华,直面现实,思考出路,践行人生。她血液中爱尔兰的倔强和韧性还在,她对生活的渴望和深味,尽扫女性的悲弱,纵贯男性的担当,仿佛大地一声惊雷,暮鼓晨钟中跃然而出,在人与社会交织的画卷中永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