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都夜话263:读张爱玲
1.
读张爱玲的小说,我始终担着心,受着怕;很怕主人公——尤其是女主人公,忽然地,却又似乎必然地发了疯,变了态,最后用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来个自我毁灭......这种担惊受怕,比之于晚上一人在家读《聊斋志异》还要鲜明深刻三分:
因为她总是用她那真实细腻、鲜活灵动的笔调,将这个沉沦或毁灭的过程,一一展现,像是讲解,又像是解剖,一览无余,纤毫毕现......
2.
她的文章里的每一个惊艳的比喻,都值得仔细玩味。而在这持续的玩味中,我们往往能够体味到无穷的滋味和境界。每到这时候,我们的整个身心似乎都能极容易地升腾到一种美的国度里。
3.
张爱玲的小说,说到底,似乎还是所谓“才子”、“佳人”一类的缠绵故事。
但他们的脾气性格又是这般古怪,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人,总是不改分毫,我行我素;而且往往一味地拿腔拿调讲排面,摆阔气,好面子,享浪漫,哪怕是像孤独的骑士一样一个人对抗整个世俗——尽管最终总也逃脱不了沉沦或毁灭的结局。
呜呼哀哉!
4.
她的文字丝丝入扣,绵密非凡,仿佛是经过精心打理和锤炼过的一般,实在令人爱不释手。
说实在话,她的小说,论情节其实并不如何新颖奇巧,论人物也并不如何鲜明独特;但就是她的描写,尤其是她笔下不经意间流淌出的奇异精巧的比喻,简直可以用“匠心独运”、“石破天惊”这八个字来形容!
5.
她的写作,总的来说给我三种比较鲜明的印象:
一是擅长描写。她的描写很细腻,很逼真,几乎到了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的地步。读她的文字,很容易使人感受到一种来自于细节与真实的震撼与感动。
二是善用比喻,而且别出心裁,角度刁钻,往往让人爱不释手;揣摩再三之后,却又不得不为之惊叹与倾倒!
三是善于描摹颜色和心理。她对于各种颜色的观察、体验和描写简直已臻化境,往往令我们对于眼前的世界油然而生一种新奇而又陌生的感觉;至于她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摹,简直到了逼真到令人可怖的境地!
6.
张爱玲的小说,处处可见《红楼梦》的影子。
她的小说里的人物,影影幢幢地都粘带了点晴雯妹妹的影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至于作者本人,我则很疑心她曾是曹雪芹的学生。
——2021年5月4日星期二19: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