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刚出生之安全感的形成
2019-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莫误倾城
宝宝出生快三个月了,体重翻倍,身高长了10cm,头也慢慢可以立起来了,是一个可爱的小胖妞。三个月的她不仅身体长得飞快,心智也一天比一天成熟。
前一阵还是白天一定要抱在怀里睡,一沾床就醒。而且每次醒来没人抱就哭,我一听到她哭,就忍不住去抱。而有些人会说不要一哭就去抱,会养成习惯的。
温尼科特在《婴儿与母亲》中就提到:每个母亲都要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一开始将所有注意力倾注于孩子身上,满足孩子的需求。
0~1岁的心理冲突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作为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孩子最亲近的母亲,应该尽可能及时地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
有人会觉得满足她的所有需求会不会养得很娇惯、自私?
其实这个时候的婴儿的需求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需求,她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要在1岁半以后出现,因为18~24个月的儿童越来越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唯一、独特的个体。所以不用担心会把她养得自私。
反而,忽视孩子的基本需求,或者过早的树立规则,只会让他失去对养育者甚至这个世界的信任。虽然孩子现在还不能说话,也不能记忆,但是这份冷漠会以潜意识的形式储存起来,难以察觉,却对她成人之后建立亲密关系形成巨大障碍。
当然,没有哪个父母能够完全满足婴儿的需要,父母受个人的幸福感、当前的生活状况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但只要父母和谐的养育是富有同情心、充满爱的,0~1岁的心理冲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就能顺利得到解决。
果然,这几天我发现,宝宝白天也可以独自在床上睡好久了,而且大人逗她的时候,她会笑,甚至会发出一点点声音来回应。看来她开始慢慢地信任她的妈妈以及这个世界了。看着刚来到这个世上慌张害怕的她,变得越来越有安全感,我的心里暖暖的。
母爱有着神奇的力量,愿每一个宝宝都可以在母爱的滋润下,无忧无虑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