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哥周记:2024.3.11循此艰旅,可抵星辰
开学上课有点感触,自己在讲台上尽管“竭尽全力”,但是看到台下的同学乌泱泱的都把头低着,有的可能在听,有的可能在玩手机,有的在发呆。
可能是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不够吸引人,维护课堂纪律的同时,也问了同学们上大学的意义,有的直接说考研,有的说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有的干脆沉默不语,兴许是自己还没有想明白。
我以为,上大学就是为了让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让自己变得更好,战胜自己的弱项,尝试新鲜的挑战,让生活更充满力量。
和一位大三科创经历比较丰富的同学交流,她说,初入大学的时候看到校园内的榜样示范,心里就在想,这些学长学姐们是怎么做的呢?自己有一天是不是也有机会站在更好更高的舞台?
近三年的大学生活,让自己在之后的学习中始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项计划,取得了互联网+,挑战杯等一些赛事的奖项,回过头看,尽管和优秀还有差距,但是这些经历的背后都是自己成长的体悟,很珍贵。
她说,她很幸运加入了挑战杯的竞赛科研小组,老师们的榜样示范让自己感受到科研是有温度、有力量的,也让她觉得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受到尊重的。
老师们认真严谨、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指导,从中学习到的科研精神却足以让自己受益终身。
她说,从比赛的前期准备到比赛画上圆满的句号,指导老师始终伴随团队左右,修文书、想点子,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加班。
挑战杯省赛决赛前晚上12:30时,老师们都还在和我们耐心指导修改第二天的答辩稿,第二天一早老师们就继续来和我们打磨答辩的细节和技巧,这让她更加理解要想取得一项成绩,背后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努力。
在答辩同学答辩结束时,大家都等在门口翘首以盼,都像迎接亲人一样,那种心情比高考考完还要开心!
现在回过头看,参加挑战杯,记得的不是熬夜改稿的辛苦,而是深夜与队友走在空无一人的校园里聊天时的宁静;记得的不是平衡学习和竞赛的焦虑,而是忙碌的生活带给自己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
因为这段经历,她更加明白了读大学的意义,在挑战中去刷新自己。
她说,以前在高中就不是很喜欢数学,读大学后数学课虽然上得认真,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报名了数学建模比赛。
在比赛的5天时间里,她每天从早9点到晚上11点,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学会了用Mathtype编写数学公式、用Matlab和excel处理数据,仅仅是几天时间,她就能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她也改变了自己已经固有许多年的“我不会数学建模”的印象。
从前老师常常和她说,要多走出去看看,之前自己总认为走出去是多和本专业、本学院的同学交流学习,参与数学建模却让自己明白“走出去”的深意,走出去是既有和本专业、本学院同学的促膝长谈,也有与其他学院甚至是外校同学的相见恨晚,她看到了她面前这个舞台的宽广,也坚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精彩的人和事与她撞个满怀。
因为这段经历,她战胜了自己的“胆怯”,非常勇敢地赢了一次。
读大学真的是需要自己全方位、多尝试、肯吃苦的,每一个星星闪烁的夜晚,都需要我们扪心自问,学业生涯的执行怎么样了?
上课玩手机,不听讲,说实在话,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也失去了和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总以为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多,也总以为“天上会掉馅饼”般的幸运会降临到自己身上,现实总会啪啪打脸,你怎么上课的、怎么学习的、怎么时间管理的,四年肯定会有相应的回应的!
循此艰旅,可抵星辰。
同学们继续保持热爱,奋楫前行,用行动书写美好青春,抵达属于自己的熠熠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