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诗词:《绝句慢兴九首》(其五)

2020-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玲玲珑龙

注释 

(1)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2)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3)颠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赏析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继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其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有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不羁。


故事

这组绝句写于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的第二年。题目写“漫兴”,意思就是随手写出来的意思。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颠沛流离。成都也是他四处搬迁的其中一个地方。

再比如另外一个地方长安,杜甫在那里住了十年,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上当受骗被权相耍弄,小到吃不饱,穿不暖。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然一个都不录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说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人。杜甫兴冲冲而来,失落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

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过了30岁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杜甫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这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最后一站成都,也就是今天学的这首诗的地方。杜甫为生活所迫,遭受奔波之苦。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手脚冻僵还要苦苦寻找一种树籽来充饥。而这种树籽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jū)公"就拿这个给猴子,猴子还不乐意吃。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手里有点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连米和柴火都没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