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17年国内外科技巨头的AR布局
本情报共3207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2017年作为AR消费者元年,虽然消费者没有全面拥抱AR,但是各大巨头们还是纷纷在AR领域完成布局,唯恐错失通往未来的门票之一,不想做第二个诺基亚。本文就针对国内外的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网易、京东、小米、联想、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Amazon、Snapchat等13家企业在17年的布局做出总结。
1、阿里巴巴
AliGenie:
10月13日,阿里巴巴云栖大会正式公布阿里巴巴AR开放平台。面向开发者开放2D识别追踪、3D识别追踪、内容制作平台、高质量渲染引擎等核心能力。
阿里火眼APP:
10月13日,阿里人工实验室同时发布了AR内容平台——阿里火眼,开发者创建的AR内容可以直接发布到阿里火眼。
支付宝AR:
1月18日,付宝集五福活动正式对外开放,扫福随机分2个亿的红包,成为17年内屈指可数的全民AR活动。
2、腾讯
QQ-AR:
11月9日,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创想·QQ分论坛”在成都举办。此次分论坛上,腾讯QQ宣布AR开放平台正式免费开放。QQ-AR开放平台具有零技术门槛、无需额外下载应用、稳定成熟三大技术优势,任何一家企业、开发者、甚至普通用户,甚至只要一张图片、一个视频,通过创建任务、帐号认证、发布任务的简单三步,都可通过AR开放平台实现AR创意。
微信QARSDK(未发布):
9月19日,微信AR团队发布ARdemo,其AR框架被称为“QAR”,被认为是第三方开发者在即将到来的AR应用浪潮中寻找的一个开放平台。
腾讯系列APP:
QQ浏览器、安全管家、应用宝、游戏等等接入AR能力。
3、百度
百度AR:
2017年1月16日, 百度在北京宣布成立增强现实(AR)实验室,推出AR平台DuMix,开发者可以利用该平台推出AR产品,内容创作者也可以利用其中的AR编辑器制作AR动画。这是继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与百度大数据实验室之后,百度成立的第四个人工智能实验室。 在AR实验室成立之前,百度在2016年底推出了AR技术复原北京九大城门活动。
4、网易
网易洞见AR开放平台
网易洞见AR内容平台
投资Niantic:网易游戏向记者否认了网易将代理引入AR游戏Pokemon Go的消息,但确认网易投资了该游戏的制作方、游戏公司Niantic。但这并不意味着网易会代理并引入这款游戏。
5、京东
京东AR天工平台:
12.19日,京东宣布其面向AR/VR领域的天工计划正式升级至2.0阶段,升级的计划包含京东天工AR开放平台、京东AR视界、京东试试,这三大业务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具革命性的虚拟购物体验,而对于行业的合作伙伴来说,京东通过技术开放、资源开放、服务开放带来积木化的AR+无界零售解决方案。
6、小米
EasyAR:
8月14日,小米与视+宣布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小米和视+AR将充分利用双方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手机增强现实(AR)领域展开广泛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移动AR技术应用与普及。
7、联想
Mirage AR:
7月16日,联想携手Disney基于“星战”打造的AR体验产品在2017 D23 Expo上完成了首秀,推出全球首款沉浸式AR游戏设备,也是目前唯一比较靠谱的消费级AR装备Mirage AR。12月21日,国行版正式发售,售价1999元。
8、苹果
ARkit:
6月5日的苹果WWDC 2017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AR开发平台ARkit。包括快速稳定的运动定位、快速稳定的运动定位、光照估计、尺度估计功能。ARkit基本实现了单目+IMU的SLAM算法可以提供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质量很高。两年之前苹果收购德国 AR 引擎公司 Metaio,后者在全球有上千客户以及超过 30 万的用户,可以说是 AR 界的巨头之一。苹果 ARkit 的优秀表现和 Metaio 的深厚技术积累有莫大关系。
AR眼镜:
2017 年 12 月初,苹果供应商广达电脑和以色列 AR 光学公司 Lumus 达成合作。业内人士推测,两家公司的合作重点在于光波导镜片的量产,后者是 AR 眼镜的重要显示组件,如能以较低成本量产,那么苹果 AR 眼镜的光学和显示部分就不再是难题。这也意味着,2020 年苹果的 AR 眼镜面世的消息并非那么不靠谱。
9、谷歌
ARCore:
8月29日,谷歌突然重磅发布了属于安卓系统的AR SDK——ARCore,并号称将要安装到一亿台安卓设备上,目前三星S8和谷歌自家的手机Pixel已经都获得了支持。
在 AR 方面,谷歌犯了技术路线不清的问题,以至于被苹果打了个措手不及。
几周之前,谷歌正式宣布对 Tango(Project Tango)项目技术支持的截止日期,这个已经持续了五年的项目最后变成了 Google VR 和 AR 部门的技术后援。从技术角度来说,Tango 的摄像头+鱼眼镜头+红外光的方案能够形成更好的 AR 效果,但是对硬件要求较高;苹果等其他公司选择了更直接的普通摄像头+内置传感器+算法方案。最后的结果,支持 Tango 方案的手机只有三款,而支持 ARkit 的 iPhone 有数千万台。当苹果 6 月推出 ARkit 的时候,相信 Google VR/AR 部门的负责人 Clay Bavor 心里是在滴血的。放弃 Tango,推出 ARCore 是谷歌的回应——苹果再一次将谷歌拉回到手机这个主场上,在这个战场苹果是老将,谷歌还是新兵,后者今年才彻底把 HTC 的手机团队买过来,认真琢磨 Pixel 系列产品。
10、微软
Microsoft Windows Mixed Reality:
3月2日,微软宣布更名“Windows Holographic”至“Windows Mixed Reality”。围绕着该平台微软将创建混合现实生态系统,共享开发经验和设备之间的互动。Windows Mixed Really平台主要面向企业,预估全息应用的增长将会为所有人带来更优秀的体验和更好的设备。
Hololens:
几年前谷歌推出的智能眼镜 Google Glass 的失败显然对视窗帝国微软的触动较大,以至于后者在构建自己的「混合现实战略」时,代表高端的 HoloLens 直接定位 B 端而非普通消费者,当然超过 3000 美元的定价也帮忙不少。从硬件角度看,HoloLens 跳过了大部分 AR 眼镜「头显+迷你主机」的设定,直接实现了一体机的最终目标。光波导、inside-out tracking、HPU 等尖端技术的使用,也让 HoloLens 成为目前技术水准最高的 AR 设备。
微软在 MR 战略上的激进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浪潮,Windows 系统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趋近于无,微软不能不格外看重以 AR 眼镜为代表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另一方面,相对于硅谷新贵,微软在研发和技术储备的深度上都不容小觑,主打 inside-out tracking 的 MR 头显和 HoloLens 就是有力的证明。
当然,「微软老大哥」也不会被野心冲昏头脑,无论是 PC 端的头显,或者HoloLens 眼镜,主攻的都是 B 端市场。「B 端包围 C 端」是微软的突围之路,毕竟没有手机端的支持,微软还是要谨慎等待 AR 时代的最终来临。
11、Facebook
ARstudio:
4月19日, Facebook 的开发者大会上,马克·扎克伯格明确表示摄像头是 AR 的第一平台,从这点来看,Facebook 和苹果一样,在 AR 上走的是稳健策略。
在手机上,应用最广泛的 AR 效果就是表情滤镜,所以 Facebook 推出了小型开发工具 AR studio,制作出滤镜并上传到 Facebook 平台,让更多用户看到并使用。以此来看,Facebook 在 AR 应用上和对手 snapchat 非常类似。
虽然 VR 社交尚未成熟,但是 Oculus 公司在 VR 方面的技术积累还是非常扎实的。纵观目前高端 VR 头显产品,只有 Oculus Rift 平台的系统优化和设计最为出众。在 VR 方面积累下的显示和追踪技术,也能帮助 Facebook 在 AR 赛道上迅速发力。
12、Amazon
AR View:
亚马逊在零售领域一路攻城掠寨,公司在 AR/VR 方面也早已布局。去年 11 月,亚马逊在其手机 App 中添加新功能 AR View,用户可以点击查看虚拟商品在现实环境中的展示效果。虽然和竞争对手相比相比效果一般,但可以看出 Amazon 对于 AR 的诉求和全球所有电商平台一样——让消费者能更好的体验商品,更快的「剁手」。
Amazon Sumerian:
不要以为亚马逊只想做 AR 应用端,公司同样有和竞争对手同样的平台野心。11月27日,Amazon Sumerian,是公司推出的针对普通用户的 VR/AR 开发平台。亚马逊的目标是让普通人也能创造出专业的 VR 内容。Sumerian 指的是苏美尔人,史学家认为这群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人们创造了最早的文明和文字——亚马逊的野心可以说昭然若揭了。
13、Snapchat
Lens Studio:
12月15日,Lens Studio是Snapchat推出的首款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者、品牌方或是普通用户,都能在Mac或Windows桌面上创建交互式的虚拟3D形象,在照片或视频中感受AR体验。Lens Studio 将为用户提供二维与三维设计入门模板与指南,通过脚本 API。
Snap 表示每天公司已经创造了 3000 多个 AR 形象,目前有 7000 万用户使用 AR 功能。Lens Studio 的推出有望让 Snap 在与 Google、苹果、Facebook 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Lens Studio 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不过暂时只有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