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春秋往事我也爱写小说

春秋往事95 文侯勤王

2019-07-21  本文已影响7人  为仁由己zj

晋穆侯四年,晋穆侯从齐国娶来夫人姜氏。

晋穆侯七年,晋穆侯和王师一起征伐条戎,不想结果却大败而归。此时,夫人姜氏刚生下第一个儿子,为了记住伐条之耻,他给儿子取名叫仇,后来这个儿子作为嫡长子,被立为太子,因此也称为太子仇。

晋穆侯十年,晋穆侯出兵征伐千亩(在今山西安泽北一带),结果大获全胜。此时,夫人姜氏刚好生下第二个儿子,为了纪念千亩之功,他给儿子取名成师,意思是师有成功。

大儿子叫仇,小儿子叫成师。

对此,大夫师服感叹说:真是奇怪啊!国君怎么给儿子取这样的名字?太子叫仇,仇是仇敌的意思;小儿子叫成师,成师是大号,是能成就事业的意思。名字,代表自己的命运;物名,代表物品的特征(名,自命也;物,自定也)。如今嫡子和庶子的名字相背逆,晋国以后恐怕要出现祸乱了。

不过,首先给太子仇带来麻烦的不是弟弟成师,而是叔叔殇叔。

晋穆侯去世后,殇叔趁机篡权夺位,自立为晋侯。

君位被抢,太子仇无奈只能出逃避难。不过,他并不甘心就此做个政治流浪汉,怨天尤人、郁郁寡欢地度过一生。

他的信念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所以,他在外面积极策划,联络支持自己的党徒。

经过四年的谋划和等待,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个袭杀殇叔的机会,并且一击即中,成功干掉了殇叔。然后,太子仇顺理成章地登上晋侯之位,是为晋文侯。

晋文侯在位期间,刚好是两周交替,天下激变之时,凭借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他二次出手勤王,为周王室立下了赫赫功劳,因此得到周平王的高度赞赏。当然,他和晋国也得到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一次:晋文侯十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继位后,准备东迁。可是,当时周王室的家底薄弱,连东迁搬家都成问题。

此时,晋文侯抓住机会,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和秦襄公、郑武公一起合力出兵护送周王室,顺利完成搬家工作。

第二次:这次功劳还要大,他结束了长达二十一年的二王并立局面。

什么是二王并立?

原来周幽王被杀后,虽然部分诸侯拥立了周平王为新任周天子,但是也有部分诸侯认为周平王有杀父弑君的嫌疑,得位不正,不认可他的合法地位。当时,虢国在携地拥立了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王子余(一说为余臣,为周幽王的弟弟)为周天子,是为周携王。就这样,当时天下出现了两个周天子,史称二王并立。

二王并立能存在了二十一年,说明周携王一定有其可取之处,某些方面他或许比周平王更正宗、合法。东周的周王室号召力不强,除了周王室自己的国力下降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此:周平王上位不够合法。

那么周携王后来去哪儿了呢?

二十一年之后,晋文侯再现杀手本色,干掉了周携王,从而帮助周平王结束了二王并王的尴尬局面,一统天下。所以《国语》中有一句: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

至于晋文侯为什么会选择站在周平王一边?他的理由和动机是什么?

有的人说是因为周平王曾经是太子,相对更正宗些;

有的人说支持周平王,晋国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

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但是究竟是为什么,现在已经无从知晓。

二次勤王有功,让晋文侯好评如潮,有人甚至将他比作西周初年的周公,有再造周王朝的功劳。为了表示嘉奖,周平王还特别为他作了《文侯之命》(属《尚书》),并赐给他秬鬯(chàng,音畅,一种香酒)一卣(yǒu,音友),彤弓一张,彤矢一百,卢布一张,卢矢一百,马四匹。

别看赏赐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意义却是非同凡响。这些赏赐代表他有了辅佐天子、代天子征伐的大权。说白了就是可以公开打别人,开疆扩土了,相传西周时分封的韩国就是晋文侯吞并的(后来分封给晋国的功臣子弟,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韩国)。

晋国因此开启了第一波高速发展,迅速崛起,为将来能够称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晋文侯在位三十五年,文治武功,成绩斐然。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美好,师服好像有点杞人忧天了。

可惜的是只是好像而已,随着晋文侯的去世,晋国政坛开始地动山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动荡来临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