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8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昉之

有时候会想,看书是为了什么?

也只有在这样的情景下,方觉自己曾经行为上的愚蠢。

一切改变皆为自我能动性所驱使,客体至多能给予的只是“支持”、“陪伴”而已,却又不可或缺。

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折射出彼此内在——儿时与其环境形成行为互动后的深刻痕迹,即原生家庭影响。

于关系,许是有两年的非连续性的冥想训练,似乎可以觉知到自我意识下的痕迹残留,很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主人公第一次听到玛丽弹奏,“那是液体,也是空气;一会儿是岩石,一会儿又变成了风。”

人不因客体的强加而改变。

渡边淳一说过,男人总是渴望成为女人的第一个男人,而女人则希望能够成为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

如果这是男女差异上的命中注定,那么俄狄浦斯王的母亲便为它打上了死结。

也是文明的死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