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耐心啊,对生活,也对自己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一位作者的不甘和愤怒,根源就在于他为自己做的一个小测验。
他说,他之前写了一篇文章,感觉还好,发在平台后,收获了千把点赞,但与他预期的相差甚远,让他觉得有些失落。于是他找到一个小有名气的作者朋友,删除了自己发表的,让朋友用朋友的名字和账号重新发表一次。
结果,很短时间里,点赞上万,评论热烈,一片叫好之声。
然后呢,这位作者就被“引燃”了情绪,更多的应该也是对于他认为的这种“不公”和“畸形”感到深深地无奈。
这种情绪,其实在大部分写作者心里应该都存在吧?明明自己写的不差,明明别人写的一般,但从读者的反应来说,就是天地之差。这种情绪我本人之前也有,但现在真的全身心投入写作了之后,才慢慢放平了心态。因为我在几个疑问中,给自己找到了答案。
首先,绝大部分写作者开始写作的初衷,都并不是奔着写给别人看或者是希望得到多少认可才开始的吧?就像我自己,选择文字,其实就是选择用文字给自己的生活打开另一个窗口,寻找到多一个寄托,甚至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朋友,而这才应该是我们投入文字的初始之心吧。
其次,不同的作者必然有不同的读者反应,这难道不是极其正常的事吗?不说那些成名成家的写作者中尚且有巨大的差距,就说我们拿现在的自己和统称的那些大V大咖相比,光是各自累积的读者群体,就无法类比。别人的读者群体是白来的吗?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多年的维护和耕耘,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而我们,就仅仅觉得自己的写作不差,就可以弥补掉这个差距吗?
最重要的是,这个差距中的积累,才是我们需要正视的关键。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本新书上市,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文章和观点在网络上出现,每一刻,都有无数的写作者在用心努力,那我们凭什么去要求读者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一眼就能发现我们,看到我们的价值?这真是没有道理的事。
例子比比皆是,就比如这几年大热的电视剧《父母爱情》,这部剧不拍,那就没人知道曾有这么一个作者写过这么一本书。但作为评论家翻译家的钱钟书,只写了一本《围城》,就成了经典,被列入顶级作家的行列。
就比如沈从文,后半生基本没有文学作品,三毛同样如此,但却没人遗忘他们,没人质疑他们的能力。而有的人一生笔根不辍,出书几十本,可基本没几个人知道。
就比如曾经有年轻的演员质疑李雪健,为什么自己当了男一号才有几千元的收入,但李雪健随便一部剧一部电影,就是他收入的几十上百倍?
说到这,我觉得李雪健回答的那句话最为经典,李雪健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
是的,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的优越,看到了别人的领先,甚至看到了别人与之不匹配的不足和瑕疵,但却根本没看到别人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又用去了多少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于写作的认知,其实也就是我们对于自身生活和情感的认知。同样的毛病,可我们同样不自知。
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为什么就总是不如别人?
自己的努力并不比别人差,为什么就总是比别人落后?
自己的情感并不比别人贫瘠,为什么就总是不能如愿?
自己的日常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为什么就总是一地鸡毛,无奈叹息?
没别的,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别人比我们好的现在,而没看到别人在这之前的艰难挣扎和跌宕心酸。
多一点耐心吧,对生活,也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