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那个女孩,现在还好吗?

2022-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象爸说

时光匆匆催人老,流年拐角曾年少!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但我那年那月抱过的那个女孩,我还深深地记得!

那是1992年的清明节前夕,我们911班随着学校祭扫队伍行走在前往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的路上。

太阳刚刚越过树梢,春天和煦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像飞出笼中的小鸟,欢快的嘴巴跟随欢快的步伐叽叽喳喳个不停。

我们当年的学校在南京河西郊外螺丝桥大街,有点偏僻,前往雨花台都是走沙石路,道路的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见到我们上千人的队伍在“行军”,农田里的劳作的人们都停下手中的活好奇看着我们。我们不忘调皮地朝着他们说“Hello!”“good morning!”之类的洋文。路上的机动车不是很多,绝大多数都是骑着自行车穿梭的人们,见到我们队伍他们会减速或停下让行,我们会感激地挥手致意。

为了排解步行的枯燥,鼓舞同学们的士气,年轻的班主任宋老师带领我们歌唱《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国共青团团歌》等热情洋溢的歌曲,同学们一边歌唱一边激情昂扬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作为班长,我不时照看着我们班级的队伍。一个瘦小的身影投入我的眼帘,是我们班的云云同学,她一头齐耳短发,小眼睛在她可爱的脸庞上显得精致,宽松的外套在瘦弱的身体上晃荡,黑色的踩脚裤下一双黑皮鞋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见我看她,她害羞地回避着我的眼神。

怎么会穿皮鞋呢?要知道今天的步行时间可不短呢!我本想询问她为什么不换轻便的鞋子,但感觉此刻已在路上,再说什么已经没有意义,就超越了她,奔向队伍的前头。

我们的情绪从开始时一路高歌,到后来萎靡低落,再到后来无声无息,很多人像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因为遇到红灯要停及车辆要避让,我们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雨花台纪念碑的山脚下,好多人都瘫坐在地。

时间已经10点多,天气很热,领导通知我们尽快登上雨花台纪念碑的祭拜处,我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如同一把利剑直插云端,看着高高长长的台阶,说实话我都有点发怵。但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往上走。

女生们虽然经过短暂的休息,体力得到缓解,但要沿台阶攀登而上,还是叫苦连天的。

我看了一眼我们班级的队伍,云云落在了队伍的最后头,她的动作比起其他女生还要慢,好在有同学们帮忙,一路连拉带拽地帮她登上了顶。

集体祭扫活动开始,同学们排好队拥挤在一起,每个人都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加上太阳热烈地炙烤,我们都有点缺氧的感觉。好在领导体会到同学们的辛苦,祭扫活动安排的时间不长,我们就四散开来。

站在高高的纪念碑旁,我们想找块遮阳的阴凉,但不遂人愿,基座周围除了我们就只剩下一地冲我们散发威力的阳光。

“不好啦!有人晕倒啦!”有人在喊。我扭头看去,我们班的三四个女生在围着一个倒地的女孩。我急忙跑过去,女同学们看到我和其他男生过来,赶紧给我们让开了道。

倒在地上是我们班的云云同学,只见她一脸苍白,无力地瘫倒在地上,皮鞋被人脱在她的脚旁,脚后跟明显被磨出了血。

“怎么办啊?”一旁的女生着急了起来。

“是啊!急死人了,赶快送医院啊!”旁边的同学们也在旁边干着急。

“赶紧把她送到山脚下的校车上,那里有校医。”班主任宋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她面色凝重但不失沉稳,她的镇定与指导缓解了同学们的急躁。

“行!我来!”我回答到,我准备抱起云云。

忽然有人抢了先,原来是身材健硕的体育委员“杨鬼子”,他一个公主抱,抱起了地上的云云。我见此情形就跟着他往山下跑,边跑边说:“抱不动了就换我。”

说是跑,但还得看着点台阶,也就是要侧着身子往下跑。时间不长,“杨鬼子”就累得大汗淋漓。

“我来!”我一方面想帮老杨分忧,另一方面担忧云云的状况,救人要紧,必须争取速度。

“杨鬼子”步伐变缓,我接过了云云。

我迸发出全身力气往山下跑,对发晕云云的保护欲,和在老师同学面前的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了。好在她身体很轻,对于平时一直爱锻炼的我来说,几乎感觉不到负担,也可能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脚下,集中在如何尽快到达山下的想法上,让我感觉不到她身体的重量。

一路狂奔!

一路汗水!

随着体力快速消耗,我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我来吧!”杨鬼子说。

“没关系,我能行!不耽误时间了。”我一边跑一边将下垂的“公主抱”又往上托了托,继续咬牙坚持。

现在想想,当时对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这样英雄救美的机会,多难得!能轻易再次让人吗?当然不会。

我明显感觉到我的体力跟不上我的速度了,但幸好我们已经快接近山脚下,我想只要到了山脚就是平地,那就好办了,我看到了曙光,在宋老师和一群同学的跟随护卫下,我又一阵发力,旋风般跑到校车旁。

守在校车外我们紧张地等待着结果。校医做了检查后,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体力消耗大,又穿了不合适的鞋,加上接近中午天气热,人晕倒了。

听到云云无恙的消息,一块石头落地的我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三十年过去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各自忙着事业忙着家庭,因为地域遥远,我们一直没有相聚过。

曾经的青春岁月里,这样的互助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救助云云的事只是我们友爱集体的一个缩影。

还记得“猴子”因为没有钱买饭,我们把买好的饭硬塞给倔强的他,有女生姨妈来了肚子疼,但我们男生不懂,害怕她得了什么急症赶紧背着去校医室,还急不可耐地追问校医她都疼得满头大汗了肯定是急症啊要不要送去医院?宋老师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她……

我会回想这些经常性互相帮助情同兄妹的温暖,我们经常性集体外出白鹭洲、紫金山、江心洲等地活动时的趣味,我们在下雪天满操场追逐打闹的顽皮,也如同想念弟弟妹妹般经常回想起瘦小的云云,有趣的“猴子”,机灵的瑾儿……

但不知道曾经的那群十七岁的女孩男孩,你们还好吗?

虽然有所牵挂,但写到这里,我还是被幸福的情绪滋养着,每每回想青春年少的时光,都感觉我又回到了那个青春洋溢充满激情的年代!借用我们班一位同学后来的话:我们那时候小小年纪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独自一人来到遥远的南京读书,同学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班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是啊!这番话讲出了我多年来内心的感受!她精准温情的表述,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们同学间的温暖、友爱与幸福。

想起木心的那句话:那种吃苦也像享乐似的岁月,便叫青春。

我想借救助云云的事情,写出此文,以此纪念我们哭过笑过的激情澎湃的青春,我们打过闹过有情有爱的十七岁,让我们这段时隔三十年的故事继续发酵延伸开去,将我们的友谊久久长存!

借此文

感恩教导我们敬爱的老师们!

感谢陪伴我们成长的同学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