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928)湖南永州小石潭

2023-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岩磊简书

    公元805年,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其支持的“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做有名无权的司马一职。为排解内心的苦闷,他便隔三差五地出城游山玩水,于是留下众多隽永的旅行游记,尤以《永州八记》最为有名,它们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和《石涧记》。

      其中的第四篇即人们耳熟能详的《小石潭记》,文章仅用193字即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一湾池水的优美景色,其第二段特别生动传神:“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空游无所依的鱼儿恍若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优哉游哉,怡然自得。

    可柳宗元在潭边滞留片刻后,便匆匆离开,因为这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如此幽静之处本应是人们神往的世外桃源,但柳宗元却深感冰寒彻骨,并非景之冷,而是其心寒,是他对黑暗官场相互倾轧产生的畏惧感使然。

    柳宗元貌似在用游记大书特书永州的秀美山水,实际上是借景浇愁,将满怀的愁绪诉诸笔端,把心中的忧愤潜藏于景物之下,好像潭中游鱼一般,看似空无所牵,实则囿于一池,随时有被捞出置于案板之上任人宰割的风险,或烹,或煮,或炸,或煎,细思极恐,怎不令柳司马不寒而栗呢?

    小石潭因水下皆石而得名,更因柳宗元的美文而名扬古今。现在,人们身临其境时多半会大失所望。所谓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都有些言过其实,眼前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池塘,虽有翠竹环绕,虽有曲径通幽,虽有锦鲤遨游,但与其它著名的深潭幽谷相比还是大为逊色。

    然而,慕名而来的游客仍络绎不绝,人们仿佛并不在乎现世的小石潭是否与1200年前的一模一样,而是更看重自己打卡了名胜,并自我安慰道:也许这次来的不是时候,等以后再来重游吧。游人如此包容,应该是源于对柳宗元的无比崇敬之情,叹服他的文笔,同情他的遭际,更感谢他能把一处小景致描绘为了大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文字之美也即展现得淋漓尽致。柳宗元用区区100多字便化腐朽为神奇,将小石潭变成寄情山水的标志物,竹、石、水、鱼、树、泉、径遂化作七彩颜料,绘就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潭以文名,文以潭永,相得益彰间足见柳宗元的文学功底,更可见其苦苦挣扎的内心世界,与人们为几两碎银费力劳神的境遇又是如出一辙,惺惺相惜之感油然而生,游客在此流连忘返也就不足为奇了。

    2023.11.1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