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院陪护记》有感
医院,生老病死之地,悲欢离合之所,这里,每天演绎人生百态,每张病床展示世间繁杂。陈老师如高超摄影师,借陪护之机,拍摄一组镜头,逼真而深刻,催人自省,引人思索。
关于物质与精神。人首先必须吃穿住行用,然后才能谈论其他精神层面的东西,如道德、仁义。再直白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女二号是贫困户,吃饼子咸菜,自始至终,只有小女儿陪;男三号住院,儿子来不了,因为外地打工,要养活一家人;女四号埋怨三儿媳让她掏牛奶钱,夸大儿媳好,因为交了住院费,等等。物质是基础,精神是上层建筑,无前者,难谈后者。
关于自立与报恩。女二号时刻为子女着想,八十多岁,一人住一小院,自立自足,不想拖累儿女,让人心疼。作为父母,有这样的心态是好的。怕就怕“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一一一父母的这种慈爱之心换来儿女的狼心狗肺,认为父母反正可以管得了自己,儿女便可不管不问。生活不易,父母体谅儿女,可以理解,但与之对应的,是儿女得有报恩心。父母自立是“仁”,儿女报恩是“人”。
关于教育与孝道。“教”者,左边“孝”,右边“文”,“孝”之“文”化。孝道,是教育的根基。不培养“孝”,那很难“温良恭俭让”,如此,教育便是空话。《医院陪护记》里的人和事,离不开“孝”,也离不开教育。“出院还早哩,提里囤愣的干啥呢”,这种看着母亲收拾干活不愧疚还埋怨的话,不是一时冲动说出来的,而是长期教育出来的。从自私的角度讲,父母的教育如种树,管理不当,最后结出的苦果,还得自己吃。当然,父母伟大,不求儿女回报,只种树,不吃果,问题是:这果子若苦了,父母都不爱吃,世上还有哪个人爱吃?所以,那些只求上名校、只盼考高分、望子女成龙成凤的教育,有点危险一一一先成了“人”,再谈“龙凤”。
我前面谈物质决定精神,这是真理,因为人也是动物。但精神可以影响物质,这也是真理,因为人“异于禽兽”一一一父母生病,砸锅卖铁也要治好,这是“人”,异于禽兽的人。而这样的人,是教育出来的。同时,父母待儿女,也不能以物取人。挣100块给父母20的子女,比挣1000给父母50的子女,更有孝心。
最后,用国家大事来结尾。女二号是贫困户,与之有关的看法是:“脱贫了也得管,那以后再贫困了呢?”这样的观点,不是个例。扶贫要先扶“志”,否则会是扶不起的阿斗。除此,还要扶“智”,这又得靠教育。
写到这里,陡然感到肩上愈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