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5

2021-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赵石兰

今天乘坐Y40路公交车,行驶到龙庆峡路口附近,发现路边停着一辆白色的SUV。一个年轻的时尚女子从路边的玉米地里,抱着几根嫩棒子(就是玉米)跑了出来,麻利的上了车。

我有些吃惊,怎么还有偷嫩棒子的。延庆大街到处都是卖的,十块钱六根七根。为这十块八块的,去偷农民的玉米,真差劲,要知道现在村子里种的的,都是老年人。

我怎么说起别人了,以前自己曾经多次做过贼。小时候生活条件差,挨饿挨骂还挨打。记得堂弟放学偷吃了一个贴饼子,还让大爷教育了两脚。

当时是计划经济,农村每个人有定量,孩子多的都不够吃。哪像现在的孩子,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那时的孩子个个都是小野人,整天调皮捣蛋祸害人。

放学以后可没人接,大家成群结队的去拔猪草。孩子们聚在一起,个个都是小诸葛。偷青杏,偷李子偷海棠,只要是能吃的,毒不死人的,我们都偷。没成熟的果子,青涩难咽,都是美味。

不知道谁想的好办法,把果子放到锅里煮,在加上糖精,味道就好多了。我们成群结队的钻进玉米地,掰下玉米直接生着啃,感觉那是自己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东西。

小时候做贼,也吃过不少苦头。几个人在树杈上边摘边吃,把树压断了,都摔下来。被看秋的逮住,扣了家里的工分,回家挨打挨骂还挨罚。

就是这样也不长记性,该吃还吃,该偷还是偷。其实大人都明白,孩子们是没人管,孩子们是饿呀。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稀罕,给他都不吃,谁会去偷呢?穷山恶水出刁民,奶奶出生在那个年代,才会多次做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