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播客经典&未来

【简书电影院】看再多遍《冈仁波齐》,你也未必能理解藏人的信仰

2017-11-20  本文已影响273人  简书播客

收听简书播客

文/甘球

很多年前看《转山》,台湾青年书豪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独自踏上骑行西藏之旅。他从丽江出发,沿着滇藏线入藏,最终来到布达拉宫。这部电影的口碑不错,也在东京电影节获了奖,更被很多骑行西藏的人奉为经典。“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种话开始泛滥。

电影名为“转山”,实际上只是讲述书豪一路上所遭遇的艰难险阻,以及很多对西藏心驰神往之人内心的崇拜。真正藏族人的“转山”,并非书豪这种朝着某个目的地出发和抵达,而是围绕一座神山充满虔诚的磕头或步行绕圈。这两者的区别不可谓不大。

这种区别,当你去看完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之后,便会有所体会。《冈仁波齐》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芒康地区的几户人家,相约一起在藏历马年去转冈仁波齐神山。这是一部真正讲述“转山”的公路电影,张杨以平铺直叙的手法,展现了藏族人的“转山”宗教仪式。

相比《冈仁波齐》,《转山》并没有讲述太多藏人的信仰,更多的是骑行入藏这段旅途对一个年轻人的磨砺。他曾在路上想过放弃,也亲眼看到同伴坠崖重伤,但最后还是咬紧牙关抵达了终点。从某种层面来说,书豪以及更多对西藏神往的人,他们前往藏区的旅途除了猎奇之外,更多的是完成对自身的救赎。说的更直白一些,这其实是一种利己行为。

藏族人的“转山”则不同。尽管他们的朝圣之路也是利己,就像《冈仁波齐》里面,屠夫江措旺堆杀牛无数,内心觉得罪恶深重,他希望通过去转山,来完成对自己的救赎。但是,在藏人的信仰中,更多的是通过“利他”来达到“利己”,念经也好,产生也罢,皆是如此。无论是杨培还是尼玛扎堆,或是路上遇到的那位爷爷,都有强调“转山”更多的是虔诚为所有人祈福。

在藏传佛教里,人被认为生来就有罪恶,一个人必须念30万遍超度经文,方能解脱前世的罪恶。佛教又都相信轮回,在信众眼里,今生所有的苦痛都是为前世做弥补,而今天所有的功德都会在来世得到福报。所以尼玛扎堆他们在拉萨入驻的客栈老板,希望他们替她磕十万个头,便可免去他们的住宿费。

去过拉萨的内地人,对于那些围着布达拉宫和八廓街转圈的人都很不解。很多藏人一生中只要完成了一次朝圣,都会觉得此生无憾。就像伊斯兰教中,所有人祈祷都面朝麦加和麦地那,穆斯林的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件事便是前往麦加朝圣。信仰让他们的人生有了目标,所以出发和赶路只是为了朝着那个目标前行。

我在拉萨的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说,藏族人对于那些转山的人非常景仰和敬重。一路上,有许多人愿意救济和帮助那些朝圣的人,因为大家都知道,你给予他物质上的支持,并非是施舍和帮助,你反而要感谢他,因为他在朝圣的路上是在为你祈福。这应该就是藏传道教里最重要的一点。

了解这个之后,再来看《冈仁波齐》,便会有更深的理解。很多人都觉得张杨这部片子非常真诚,但也有人觉得是在消费藏人的信仰,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理。后者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信仰是关乎个人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私密性。一群不太了解的人,通过一种猎奇的心里去看那些画面,难免产生不能理解的心里。

所以有人在网文中写到,一个9岁的母亲和孩子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母亲表示:“这也太苦了,还不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要这么苦,孩子就郁闷死了,他才不会想要这么苦。”而在豆瓣评论上,最热门的一条短评便是:这种行为已经愚昧得很明白了。

更有意思的是,通过《冈仁波齐》这部电影,产生了许多阅读量非常大的鸡汤文,其中又以那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流传最广。还有“有信仰的人,即使路途艰险,也终会抵达内心的神山”这样的感悟,连张杨自己也不能免俗,外界将这些东西谓之情怀。

不得不说,这些鸡汤文是带动电影票房逆袭的重要力量。但是,嘴里说着信仰或者旅途的人,往往是内心极其渴望又极不愿付诸行动之人。说完这些安慰的话之后,他又继续回到自己的轨道,等到下一步能够启迪心灵的电影。自媒体时代,更普遍的是,继续等待下一个话题的营销。

我们始终很难真正去了解藏人的信仰,哪怕是再多看几遍《冈仁波齐》也无法。幸好张杨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也并非是让大家了解藏传佛教,其初衷本身也有一种猎奇心理。正如他在花絮里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若干年后,人们仍可以从这部影片里,看到有一个民族还这样生活过。

其实,如此反倒是最好。

……

阅读原文

作者:甘球 ,简书签约作者,曾做过记者,也曾背着包行走全国,写下29万字的文章,采访上百人。如今在深圳。我一直在寻找自我的路上,希望明天的我比现在的好一点点。

主播:夏雨嫣

这里是简书电影专题的播客,喜欢请点亮小心心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