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面试职场创业上班这点事上班这点事儿

可以年薪10w的我为何在做着年薪2w的工作

2017-10-20  本文已影响19人  大卫王雪松

讲几个最近发生的故事。

朋友甲在一个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工作,产品实施岗,岗位职责就是把客户的需求编程实现。上大学时一直没有考虑过做一名攻城狮,所以也没有在编程上下功夫。拿到这个公司的项目助理岗offer后,入职前突然被告知,被安排到了产品实施岗。入职后,身边的同事大多具有一定的基础,在熟悉工作和项目的过程中,根据需要看产品手册,但是我的朋友甲希望可以全面掌握系统的使用和设计,所以一直在认真逐页读手册,因为读得比别人慢,于是有一天向我倾诉:我读得比别人慢好多,但是我又觉得我应该认认真真完整了解这个项目全貌,我应该继续这么做吗?会不会因为读得太满,而被淘汰炒掉?另外,我在看的时候感觉看了也会忘,看不到成效,怎么办?

我和朋友甲说:其实刚刚入职时,就应该花一些时间做很多的功课,在这个时期去做了解项目全貌的事情是正确的,不用在意和其他人的比较,也不用担心领导会不会因此而把你炒掉。做正确的事比氛围是什么、猜测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看法更加重要。另外,很多的努力在当时是看不到成效的,需要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积累,所以在成长时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后来在开发项目时,因为同事只关注了当时急需的模块,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不了解,朋友甲就发挥出了优势,能够在同事找不到一些细节的功能时及时给出指点,让人刮目相看。

所以,我一直相信,做正确的事情,其他的交给时间就对了。

朋友甲在的公司一般做的是乙方,为了不暴露工作人员的“没有经验”,公司要求大家不要说自己是应届毕业生。在一次为甲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甲方的HR在了解系统时随口问到朋友甲的毕业时间及其他一些问题,朋友甲也按照公司的要求回答了客户的问题。但是对方毕竟是HR,随口问一问、看看回答问题时的情况也便知道对方的毕业时间,这样的隐瞒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客户要求小甲提供一份产品的操作手册,但是她们只有英文版可以提供,她觉得这个手册里没有覆盖到某些客户的问题,英文版也不便于使用,便想翻译一份给客户,但是又担心这样的行为会被公司的领导和同事误认为“太过主动”。

事后,我和小甲沟通:做正确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应公司的要求,适当隐瞒自己的毕业时间无可厚非,问题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产品本身还是应该保持诚实的态度。在是否应该翻译中文手册的问题上,我相信这样主动解决客户问题,不耽误自己的主要工作,为公司树立良好形象,解决未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长远性问题上,我觉得翻译是十分正确的行为,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就应该去做,这也一定会成为对自己的一个锻炼。

昨天在粉丝群里问关于本周六“跳槽那点事”的直播,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有位粉丝问:自己刚进公司,感觉做不出什么成果,会不会被炒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前面两个故事,也在思考一个好的公司应该如何去评价一个公司的员工。在《蚂蚁金服》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我们创业团队其实也在用的评价人员的方法:将人的态度和表现分开。我们规定:在评价态度时不要考虑实际表现,在评价表现时不要考虑态度问题。这其实是两个维度:拥有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对于公司及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绝对有益,但并不意味着当时就有“经济效益”产生,如果一味考虑经济效益,会损失掉公司的长远发展的动力;而拥有出色的业绩,又是公司存续必要要求,这是不论态度如何,都应该去保证的东西,所以这应该单独去考量。

对于一个初入公司的人来说,做不出什么“成果”是必然事件,不可能刚进入公司就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改变,但是我们在做着基层的事情的时候,应该同时做着长远的思考,为自己和公司未来的发展做着铺垫。比如,一个改bug的程序员可以思考如何在最开始写程序时就避免现在出现的这些bug;一个项目助理在观察项目进展发现项目问题时,应该思考假如自己是项目经理应该如何避免现在出现的项目问题。发现后及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的改变,并适时、及时向领导做出反映,这是一个最妥当的处理方式。

我们不可能不去考虑领导和同事对我们的评价,但是我们也应该时刻明白我们存在的意义: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价值,为合作伙伴、为公司成员创造价值,当然,自己也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所有的核心都在于,关注价值本身,做正确的事情,做出正确的选择。

外部再重要,关注的落脚点都应该落在自己身上,只有自己做出了改变,才是未来获得收获的资本,今天你可以只有2w年薪,但是你可以做着价值年薪10w的工作,因为这就是我们成长本来的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