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就在眼前的赚钱机会
年初加入了一个付费社群,群主是90后,一个玩流量的高手,从QQ时代,淘宝时代,到微信时代,几个时期的流量红利都抢到了,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商业嗅觉和思路很不一般。
听了几次干货分享后最感叹的是:同样的事情,在有的人眼里是变现的好机会,而在有的人眼里只是个热闹。
下面就说几个这样的事情。
淘宝客
淘宝大家都知道,但知道淘宝客的估计不到淘宝用户的万分之一,就算知道,大部分也只是听过概念,真正做过的人还是少数。
看一下官方定义:
淘宝客,是一种按成交计费的推广模式,也指通过推广赚取收益的一类人,淘宝客只要从淘宝客推广专区获取商品代码,任何买家(包括您自己)经过您的推广(链接、个人网站,博客或者社区发的帖子)进入淘宝卖家店铺完成购买后,就可得到由卖家支付的佣金;简单说,淘宝客就是指帮助卖家推广商品并获取佣金的人。
淘宝客在2009年就有了,记得我在2012年,知道这个玩法后很兴奋,觉得是天然自带盈利模式的创业方向,于是立即申请域名自建网站,每周编辑一个推荐主题,挑选一些商品放上去,可惜由于完全不具备运营能力,网站几乎没有流量,自然也就没有成交。
当时的「蘑菇街」和「美丽说」在本质上都是淘宝客模式,不同的是以团队模式去做,流量圈的更快、更大,也赚了不少钱。
正好上个月在社群里听了一次关于淘宝客的分享,才惊讶的知道,这个东西还有人在玩,而且玩的非常大,收益很夸张。
下面是大拿分享的数据。
原来淘宝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产业链,有完备的工具去自动挑选优质、优惠商品,自动定时推送到指定的群里,极大的提高了淘宝客的推广效率,也让淘宝客可以将精力完全放到用户关系维系上。同时依托于微信群、微博、朋友圈这些丰富的社交渠道,进一步助推了这种模式发展。有的人甚至线下发传单拉人入群。
好吧,我曾经离发家致富那么近........
微博问答
问答社区做的最早的是知乎,不过上面提问和回答都是免费的,后来「分答」推出了付费提问模式,看看具体玩法:
回答者:回答自己愿意回答的问题,获得 90% 问题酬劳以及所有偷听者每人 0.5 元偷听费;
提问者:提出问题,付出问题酬金,获得所有偷听者每人 0.5 元偷听费;
偷听者: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次给出 1 元偷听费;
正是这个“偷听者”的创新功能,让用户有了动力去提问,并提出更好的问题。
在去年底,新浪微博也推出了「微博问答」,模式和分答几乎一样,同样也支持「偷听者」功能。
由于刚推出不久,还处在窗口红利期,加上微博平台本身的流量又比分答大很多,所以嗅觉灵敏的流量高手们又发现了商机。
玩法很简单:通过提问去赚钱!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说:WTF,这也行,我第一次听到也这样想。
但就有人去做了,也赚了钱,有图有真相。
这位大神分享的大致套路归纳如下:
了解什么样的问题容易引起人的围观。
了解什么样的博主历史回答围观数高且稳定。
结合分析结果去优化提问内容,偷听者越多,收益越高,问题就越热。
多注册几个马甲,复制玩法,利用规模效应。
比如多向股票类的博主提问,一来,这类博主的粉丝都有钱,几块钱根本不在乎;二来,粉丝质量很高,互动性不错。
对于这个机会,还是一样的道理:对新事物要极度敏感、具备深入思考的能力、标准化和规模化复制思维。
总结
不管淘宝客也好,微博问答也好,都并没有很高的门槛,里面的套路也不是什么九阳真经式的秘籍。但为什么能够抓住机会的只是少数人?
结合自己的教训,总结了几种情况:
压根看不见:受制于信息不对称,看都看不见,就更别说抓住了。
看见了,但看不准:通过某些渠道获得了相关信息,可是对可持续性和回报性拿不准,一直纠结于做与不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看见了,认准了,出手了:即便属于这种情况,失败率依旧很高,因为真正开始做了,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不愿意持续思考、迭代的人,很容易被急功近利和时间打败。
大龄读书爱好者,每周分享思考笔记,如果没坚持,欢迎打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