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支点,你真的能撬起地球吗?还真是个问题
曾经最喜欢用“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作为自己被无情忽略的宣言。可是今天听了吴伯凡老师讲的,豁然明白自己一直是钟型思维来思考云型事件。给我一个支点,我还真的不确定能不能翘起地球。
突然想起了很多事情,他们都归因错误。比如很多学生考试结束会说:如果再回到从前,我重考一次的话,我很有可能就是年级段第一名。这种归因现在看起来简直是笑话。生活中的事情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线性思维。
事实也是如此,比如很多高考失利,不死心的学生(家长)选择了复读,结果呢,有几个一鸣惊人呢。所有的条件都不复从前,连对手都换了一个遍,如若再按原来的事理推理,这无疑是刻舟求剑,就像吴老师所说的用钟型思维解决云型事件。
历史的必然性,如此看来就是云型事件。
讲“原因和结果”的时候,吴伯凡老师说:不仅要追溯一个要素,还要追溯这个要素本身的变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自两个方面: 1,这些要素本身是变量。同样一个人,今天的这个人和明天的这个人其实是有很大变化的;2,即使这些要素不变,是恒定的,但是它们交织汇聚的方式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结果是一个事件,是多因素聚合而产生的事件。
以下部分内容为摘录:
钟型事件&云型事件
哲学家卡尔·波普(SirKarl RaimundPoper)把世界上的事件类型分成两种:钟型事件&云型事件。
钟型事件:就像一个钟表的形状和结构,因为要素的数量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是固定的,所以结果是固定的。
云型事件:一场足球比赛就像一团很大的云。这块云从空间上看,它的形状是不固定的。从时间上看,它的每一刻状态都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导致这块云的形状不一样。最后,这块云是分散为很多小碎片的云,还是进一步聚集变成雨,这个过程和结果都是不确定的。
我们在认知一个事件的时候,应该先给自己一个预设:这个事件到底是“钟型事件”还是“云型事件“?(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必然性)如果一个事件是云型的,但观察模式是钟型的,那你就会百思不得其解,即使勉强得出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和结果之间都会有巨大的反差。
从某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去做某一样事情,并不一定要准备得完全充分才去做,边做边准备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为有很多动态的东西我们无法掌控,我们需要在做的过程里不断修正。
生活中太多的事情都属于云型事件。再比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挫败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很自然的抱怨-"我这个人/我这个公司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机会”,还有很多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自己具备了干一番大事业的所有条件,只是没有一个恰当的机会。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在陷入一种认知谬误当中--用钟型思维判断一个云型事件。
举个例子,朋友看到我家孩子英语口语很顺溜。就问我们在哪儿报的班,其实这个结果并不是因为报了什么班而达到的。这需要孩子自己的兴趣、接受能力,还需要家长的不断巩固,再加上老师的不断鼓励(不同的孩子即便面对相同的鼓励,效果还是不一样的)。它是一连串可以不断细分的一个个事件,前一个事件会引发众多不能预期的后续事件,而后续事件又可能引发分化成更多的事件,最后,你看到的结果是没办法追溯一个明确原因的。如果你仅仅把我家孩子英语棒归因为报了英语辅导班。那是大错特错了。
但不幸的是,当我们想改变这种事态或者状况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把对方或者对方的某一个特点作为一个零件进行归因。
生活中如果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当我用钟型思维来思考云型的时候,导致了哪些认知谬误,甚至出现了灾难性的结果?或许就会转变我们之前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线性思维。
吾日三省吾身,总会有进益的。比如,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这类话,就不会再轻易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