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及感悟|刻意练习
前言
源自《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书中的部分章节,摘录部分比较不错的表述。核心概念——刻意练习源自《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方法论大多是相通的,了解其中核心价值即可。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成为顶尖高手固然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时候和机械重复及玩耍互动不同。简单重复不会带来进步,就像吃一万小时饭不会成为美食家,说一万小时的话不会成为演讲家。
刻意练习
1、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在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恐慌区内。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训练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这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刻意练习的关键部分是:基础训练。基础训练,练的是什么?是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必须一切从实战出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达成的目标。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现代老师的最大作用是什么?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有效学习 = 有挑战性的目标 + 具体的行动。
【刻意练习需要发生在舒适区之外、针对性重复练习、找出不足并改善、获得有效反馈并改进、保持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