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藏佛学世界居士林净宗学会

学佛笔记:念正助道,正助双修

2018-01-03  本文已影响1人  沙门的世界

      八正道的第七条“正念”:“念正助道,心不动失故”。

  由此可知,正念关系重要!念正道,念助道。

      对于修行来讲,修学的选择愈简单愈好,绝不可以太多,绝不可以太杂,多而杂反而收不到效果,一定要精简。

       “净业三福”,是从《观无量寿佛经》上选择的,非常重要!我们要常念。这是修行的大根大本,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无量法门都是从这个基础上扎根的。它有三条十一句,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要做不到,决定不能往生。正助双修,正修是《弥陀经》上讲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是正修;《弥陀经》上这两句话就是《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我们用这个正修。可是正修还需要助行。为什么?没有助修,你的正修决定不能成就;换句话说,助是助正的,没有助,那个正就变成偏邪了。

  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深入经藏,你要不深入,往往把意思搞错了。自己不得利益也就罢了,如果你影响到别人也不得利益,那你就有罪过,这个道理不难懂。所以,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净业三福”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不管修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功。就像盖房子一样,这是打地基,你没有好的地基,你怎么能够盖得了房子?“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都落实在十善业,十善业要是做不到,前面三句都是空话。用什么来孝养父母?修十善业,你的父母欢喜:“我这个儿女是善人!”修十善业才是真正奉事师长,老师欢喜:“学生善!”离开了十善,孝亲尊师有名无实。所以,这一条做到了,一心念佛求愿往生,决定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里头有三辈九品,那就看你功夫浅深,功夫浅深正助两边都有。

  三福第二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从第一条再进步到第二条,第二条里头决定包括第一条;换句话说,你能够做到这七句,从“孝养父母”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能把这七句做到,念佛往生生方便有余土,不一样!如果再把后面四句也能做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往生决定是生实报庄严土。

  净业三福是助修也是正修,真正契入境界,正助是一不是二。怎样念佛?你能把这些都做到了,都叫做念佛。“孝养父母”是念佛,“奉事师长”是念佛,“慈心不杀”是念佛,“修十善业”是念佛,字字句句都是念佛,这叫做“念正助道”,念兹在兹,决定没有失念。“失念”就是忘掉了。初学的人总是免不了常常失念,所以每天要修忏悔:“为什么我这个念头忘掉了?”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所以念佛人为什么要带个念珠,手上拿个念珠?念珠的用意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失念,一看到这个念珠马上就想起来了,这是念珠很大的作用。所以念珠不仅是计数,最重要的是提醒自己的正念。不但要常常提醒自己,实实在在说,我们周边环境一切人看到这串念珠,他也知道念佛,他会动这个念头。会不会念?不一定,但是他会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好念头!念佛人带念珠,提醒一切众生的正念。

  我们供养佛像绝对不是崇拜偶像。社会上有很多人说我们迷信、崇拜偶像,错了。佛教所造的这些像,无论是铸造的、泥塑的、彩画的,都是提醒我们正念,用这种方法,都是自性正。我们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像,提醒我们仁慈、清净。“释迦牟尼”这个名号,“释迦”是仁慈的意思,对人要仁慈;对自己要清净,“牟尼”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寂灭,梵文叫“牟尼”。所以我们见到这个像,就想到:“我要以慈悲心待人,我要修自己的清净心;对自己要清净无染,对人一定要仁慈,仁慈博爱。”是这个意思,用这个提醒自己,绝对不是拜偶像。这是提醒一切众生要以仁慈博爱对人,要以清净寂灭修养。观音菩萨是提醒我们慈悲,地藏菩萨是提醒我们孝敬,听到这个名号,见到形像,就想到经典里面的教训,用意在此。它是属于教学的设施、教学的工具,现在教育里面讲的“教具”。而佛教的教具是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这是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化造诣。

——本文内容依据净空法师相关讲座参学编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