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进阶|【第2周2.2】善用“时间饼”消灭时间黑洞
音频链接:喜马拉雅|时间管理进阶

音频文稿:

管理时间,并不是一上来就安排什么时间做什么?因为事情永远做不完,我们选择把最重要的精力与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高能要事。
感觉自己的人很忙,感觉自己忙着重要的事情,其实不准确,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动。
之前的撕纸练习,你已经发现大部分人的一生可以创造价值的时间只有7年。一天不过4个小时左右,不少人,还不能自律高效专注地做事,而且做的事情还不一定是有累计势能的事情。
我这一周为什么要给大家讲“反思”这个主题,在上一节,我给大家讲了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今天我们通过让大家记录时间日志来帮到大家。
我讲讲记录时间的起源,我八年记录时间分析出来的七条规律,最后我来教大家一起记录分析。
一、记录时间

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一生发布了70多部学术著作,涉及领域有昆虫学、哲学、遗传学等等,他在自己26岁的时候创造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件事情需要花费的时间,凡要花5分钟以上的事他都会记录下来,通过每月的小结和每年的年终总结来统计并分析自己的时间,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以及计划未来的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使用效率,这个时间管理法他一直用了56年,直到逝世。
通过记录时间,柳比歇夫获得了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所以他才能在自己的一生发布那么多学术著作,在那么多领域里取得旁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同样告诉我们,在安排时间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记录自己的时间,然后通过记录时间后分析时间花在哪了,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80%的事是不需要自己做,或者根本不需要做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浪费了自己80%的时间还感觉良好。
从以上两位世界级大师的人生经验和著作中我们可以知道:记录时间,是一切时间管理的基础。
而我经过研究实践后发现:时间也不需要一直记录,每三个月记录一周自己时间的花费方向和类型就足以进行分析了。
二、分析时间

很多人都喜欢做那些不用太动脑子,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的事情,例如:不重要的杂事、突发的紧急的事、被别人催着办的事和各种各样简单的工作,以及给自己安排大量的娱乐时间:刷微信、聊八卦、追电视剧......
现在创业潮,很多人愿意辞职做老板,非常多初创的老板很愿意做的工作是:见客户、做业务,他们的视角大多都局限在一周内要做的事,少有人会把自己的视角放到更长期,不要说3年后或5年后,就是一个月都不多见。这样的老板,没有战略、没有目标,本质上就只是一个普通员工而已。
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视角,为了扩大自己的格局,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盼望,在记录时间过后,我们还要分析时间。
面对记录在案的时间花费,我们需要进行分析时间:
1、分析哪些时间是被我们浪费掉了的,例如:哪些时间的使用既损害我们的健康,又伤害我们与他人的感情链接?哪些时间的使用既不能为我们的人生增加价值,也不能让我们获得身体的放松和心情的愉悦等等。
2、分析哪些时间的使用是有意义的,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价值的,是会让我们接近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例如:学习的时间、运动的时间、旅行的时间等等。把时间进行分类,用百分比统计并展示出来。
3、分析自己能够专注工作的时间有多少,都分布在哪个时间段,从而知晓自己有没有在高精力时做最重要的事。
分析了自己的时间花费之后,我们就可以调整并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给手头上现有的项目规划出合理的完成时间,例如:我每周要上线下课程、每周坐两次飞机、上课多则一周五天,还要早睡早起跑步、在家还要接孩子、一起吃饭。
现在正在每周不断地更新这个专辑节目,中间要经历写提纲、找资料、写稿、改稿、录音等等,这些工作每一篇需要花费平均6小时,每周更新两篇需要一天。我在课程日程与在家日程首先保证的情况,每天一有时间就投入新节目。
经常记录时间我们就会知道自己做一件事需要多久,这对我们制定计划,并预估完成时间非常有帮助,还能提升自己允下的承诺的可实现程度。
我经过对更新专辑研究改进,在云端为团队建立所有文章目录,及时收集创意与素材、委托员工整理并后期处理上传,提前交流优化逻辑结构,保持好状态,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录音一遍通过,批量录音,目前减为每篇整体花费只需3-4个小时。
其实说到底,分析时间就是为了找出自己的高能时刻,调整自己事务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自己能在高精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顺应自然法则,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保持运动和健康饮食,并且在工作中保持状态,提升自己单位时间的产出数量与质量。
经过我近6年的授课研究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只需要专注地深度工作2小时,不出一年,就会成为行业内的专家,不用五年,你就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行业专家。十年就累计7000多个高能小时,就可以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行业专家,这个更好和我第四讲的柏林音乐学校世界级小提琴选手的时间差不多。
大家加油,不要期待在三天成为大师,就可以在十年内成为大师。我接下来,我把超过八年记录时间所得出了七个规律分享给大家。


1、高能要事时间
找出最高能不受打扰的两个小时,早起+午休后,工作休息交替进行
2、固定时间固定情景做特定的事情
睡前听书、敷面膜
飞机上反思计划
回家断网高质量陪伴
3、必须花的时间,用好它
早睡早起、健康饮食、运动、午休
4、一分钟能够做完的事情马上做不要拖延
5、减少无效,利用等人堵车碎片时间
不开车,车上打电话,听音频
不进行吃喝社交,改成一起喝早茶、下午茶,约跑步社交
坐地铁、走路、跑步
多站少坐
一休息就上厕所喝水
6、批量与科技解决
养成碎片时间处理微信、短信
批量会议
批量订票
在线会议
建立同步共享系统
音频分享
7、避免找东西
云端存储资料
减少购物收快递
一劳永逸整理各种资料,特别是频繁使用的
物归原位
三、工具推荐
建议大家不需要一直记录,3个月记录一周就可以。记录时间有2种方式:一种是使用软件,一种是填写表格。
用软件记录时间,我推荐你下载APP:aTimeLogger 2。
使用这个的误区是太细,会忘记就不记了,其实有空或者睡前可以修改。但最好当下记录。
建立不长期记录的听友用表格,学习软件本身也要花时间。用表格记录时间,我推荐你听我们这一节的随堂练习,里面会教你简单的记录法和如何画自己的时间饼。
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都可以高效,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把眼光集中在对他人的价值上,充分发挥人的长处,高能要事,一张一弛。如此,平凡的人,就做出不平凡的事。
极为审慎地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反思,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事务,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事务;知道时间是咱们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好了,这一讲就讲到这里,听到这里,课程对您收获吗?帮我点击专辑,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受益,谢谢!有问题就给我评论留言,祝福大家的生命灿烂如花。
【随堂练习】时间饼练习
练习下载地址:http://t.cn/RE8Ouxi
各位亲爱的听众,大家好!本节的随堂练习,我们将教大家如何来制作时间的日志,并画出自己的时间饼。
这个练习比较简单,如果你自己方便的话,可以在电脑上去做一个EXCEL的表格,这个表格我们也会提供给你,这个EXCEL表横坐标写上周一到周日七天,纵坐标画上48个格,每半个小时一个格,总共48小格,24大格。然后你做成竖版,这样比较方便,然后把他打印几张。
另外我们模板当中会给你提供一个圆,这个圆我们分成了48等份,也就是48个扇形,也是48格对应的意思。然后请你在手机设上闹钟,每半个小时让他响,最好用倒计时也可以,倒计时30分钟,然后你准点开始启动。
这样每半个小时闹钟就会响一次,然后你就记录一下,你在做什么。这样你记一天下来,你就可以适当地做个整理、分析,看看有没有记漏的。然后一星期,你做一个大的分析去画出你的饼图,看看你的时间究竟花在哪里。
如果你没有记录下来的事情,你尽可能去回忆一下,如果回忆不起来,其实这段时间你就比较不准确,所以你要再记一周。如果熟练的话,每三个月就记一周就可以,看看你在整体时间的花费上面有没有变化。记录下来,拿去分析,自己有没有把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在配合第二讲,时间饼整体的理论部分,然后你做一个整体的学习。
如果你熟练软件的话,你也可以在安卓手机或苹果手机上面去下他们弄的这个软件,这个软件,你首先要去设计、分类,分类不要分得太细,然后类也可以合并成组。
可以设计一下这些类的颜色,原则上产出部分就尽量用绿色系,休息的部分,你也可以适当用一个比较统一的颜色,比如说黄色。
如果浪费时间的那些事情,你也可以作一些分类,比如堵车、刷微信、吵架、无所事事、心情不好、找不到东西,等等。这一类的你也可以去设一个色系,比如说黑色,黑色系来表示。
然后记录时间的时候,尽量是当下就记,因为你的细节标得太细的话,它延续一件事的时间相当来说会比较长,初期你可以设一些闹钟,来让自己知道时间的记录,闹钟一响,你就知道这段时间你在记录时间,看到时间对不对。
整体这样记录比纸质方便一点,但是学习软件相对来说会比较复杂。以后哪种方式,我们重点是记录时间,然后分析时间,最后要了解自己高能钥匙的时间,时间浪费在哪里。去作调整,这是我们这个练习的意义。
这个软件本身自己可以生成一天的饼图,也可以生成一周、一个月的饼图,这点是非常棒,我的善用时间的封面就是用这个软件做的。期待你能够做出你的时间饼,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你都可以在朋友圈,在群里晒一晒,让更多人了解时间,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
也能够得到更多人对你的反馈,当然你还可以跟你的孩子去做一个他的时间饼。我在简介里面也把我孩子的时间饼放到里面,你也可以把他下载,作为参考。孩子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但是跟他一起去做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让你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时间管理的基本理念,他哪怕就收获一点点,对他的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今天我们的练习就讲到这里,谢谢你!


